鎳-金屬氫化物(NiMH)電池檢測項目詳解
一、 電性能檢測
-
- 目的:評估電池的實際放電能力。
- 方法:以恒定電流(如0.2C)完全充放電,測量釋放的總電量。
- 標準:IEC 61951-2規定容量不得低于標稱值的80%。
- 設備:充放電測試儀(如Arbin BT-2000)。
-
- 目的:檢測電池內部阻抗,反映電池老化程度。
- 方法:交流阻抗法(EIS)或直流脈沖法(HPPC)。
- 判定:內阻升高超過初始值50%視為性能劣化。
-
- 目的:評估電池充放電次數下的容量保持率。
- 條件:在25℃下以1C速率充放電,循環至容量降至初始值的80%。
- 標準:混合動力汽車用電池需≥1000次循環。
-
- 目的:測量電池靜置時的電量損失。
- 方法:滿電后靜置28天,計算容量損失率(通常要求≤30%)。
二、 安全性能測試
-
- 過充:以2C電流充電至額定電壓的1.2倍(如1.2×1.4V/單體),觀察是否漏液或爆炸。
- 過放:放電至0V后靜置24小時,檢查是否恢復性能。
-
- 方法:將電池正負極短接10分鐘,要求表面溫度≤150℃且無起火。
-
- 高溫:85℃環境下存儲48小時,檢查容量損失與結構完整性。
- 低溫:-40℃下放電性能評估(容量應≥標稱值的70%)。
-
- 針刺:用3mm鋼針穿透電池,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 擠壓:施加13kN壓力至變形量達50%,監測熱失控風險。
三、 材料與結構分析
-
- XRD分析:檢測氫氧化鎳正極的晶體結構純度。
- SEM/EDS:觀察儲氫合金負極的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
-
- 成分分析:通過ICP-OES測定KOH濃度(通常為6-8mol/L)。
- 水分控制:電解液含水量需≤50ppm,防止自放電加劇。
-
- 孔隙率:氣體吸附法測定(標準孔隙率60-80%)。
- 耐堿性:浸泡于濃KOH溶液72小時,評估機械強度變化。
四、 環境適應性測試
-
- 條件:-40℃至85℃循環10次,每次保持2小時。
- 要求:容量損失≤5%,外觀無變形。
-
- 方法:40℃、95%濕度下存儲48小時,檢查絕緣電阻(應≥100MΩ)。
五、 法規符合性檢測
-
- 檢測元素:鎘(Cd)、鉛(Pb)、汞(Hg)等限值需符合EC 2011/65/EU。
-
- 測試項目:包括高度模擬、振動、沖擊、短路等8項,適用于航空運輸。
六、 應用場景專項檢測
-
- 振動測試:模擬道路顛簸(頻率5-200Hz,加速度3G),持續3小時。
- EMC測試:確保電池管理系統(BMS)抗電磁干擾能力。
-
- 混合動力汽車:以10C電流放電,電壓降需≤20%。
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煤礦局部用壓縮式制冷裝置檢測下一篇:礦用自動蘇生器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20
23
16
8
9
11
10
15
17
14
15
18
18
19
17
17
15
17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