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壓風自救裝置結構與功能概述
二、核心檢測項目
1. 氣密性檢測
- 測試范圍:管路系統所有連接點(包括閥門、接頭)、自救裝置箱體密封性。
- 方法:充入0.3~0.7MPa壓縮空氣,保壓10分鐘,壓力降≤5%為合格。
- 標準依據:MT 390-1995《礦井壓風自救裝置技術條件》。
2. 供氣壓力與流量檢測
- 檢測參數:出口壓力、供氣流量。
- 壓力要求:減壓后輸出壓力0.09~0.1MPa,波動范圍±0.02MPa。
- 流量要求:單人供氣量≥100L/min,連續供氣時間≥40分鐘。
- 工具:精密壓力表、流量計。
3. 氣體質量檢測
- 檢測指標:
- 含油量:過濾器后空氣含油量≤0.5mg/m³。
- 粉塵過濾效率:過濾裝置對粒徑≥5μm顆粒的過濾率≥99%。
- 一氧化碳(CO)濃度:≤24ppm(極端條件下)。
- 方法:使用氣體分析儀現場采樣,對比GB 8982-2009《醫用及救援用呼吸氣體要求》。
4. 操作性能測試
- 響應時間:從開啟閥門至正常供氣時間≤3秒。
- 操作便捷性:檢查閥門啟閉是否靈活,面罩佩戴是否快速可靠(模擬盲操測試)。
5. 環境適應性檢測
- 抗干擾能力:在粉塵濃度100mg/m³、濕度95%環境下,連續運行30分鐘,觀察裝置是否堵塞或失效。
- 抗震測試:模擬巷道振動條件,檢測管路接頭松動情況。
6. 安全防護裝置檢查
- 超壓保護:當輸出壓力超過0.15MPa時,安全閥應自動泄壓。
- 防倒流裝置:確保氣體單向流動,防止污染氣體回流。
7. 外觀與安裝檢測
- 外觀檢查:箱體無銹蝕、標識清晰,面罩無老化龜裂。
- 安裝規范:裝置距底板高度1.2~1.5m,相鄰裝置間距≤50m(采掘工作面≤25m)。
三、檢測周期與記錄管理
- 日常巡檢:每周檢查壓力表數值、管路泄漏情況。
- 全面檢測:每季度進行系統性檢測,災變后立即復檢。
- 數據存檔:檢測結果需記錄包括檢測時間、參數偏差、整改措施,保存期≥3年。
四、常見故障與處理
- 供氣壓力不足:檢查減壓閥堵塞或濾芯飽和,更換濾材。
- 面罩漏氣:更換密封圈或整體面罩。
- 管路結冰(北方礦井):加裝電伴熱裝置并定期測試。
五、檢測注意事項
- 檢測前切斷氣源并泄壓,防止高壓氣體傷人。
- 使用防爆型檢測工具(如本安型壓力表)。
- 模擬災變環境測試時,需制定緊急撤離預案。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礦用高濃度熱導式甲烷傳感器檢測下一篇:交變濕熱、試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7
10
14
17
13
17
19
17
21
23
14
21
20
22
19
17
25
21
26
2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