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體濃度檢測
1. 甲烷(CH?)檢測
- 重要性:甲烷濃度超限是引發瓦斯爆炸的主要誘因(爆炸極限5%-16%)。
- 檢測技術:
- 催化燃燒式傳感器:通過甲烷在催化元件表面燃燒導致電橋失衡,適用于低濃度檢測(0~4%)
- 紅外吸收式傳感器:利用甲烷吸收特定波長紅外線特性,穩定性高,適用于高濃度場景
- 標準要求:報警閾值0.8%~1.0%(AQ 6201-2019)
2. 一氧化碳(CO)檢測
- 重要性:煤層自燃的主要標志性氣體,濃度超過24ppm需預警。
- 檢測技術:
- 電化學傳感器:通過氣體擴散電極產生電流信號,響應時間<30秒
- 紅外傳感器:不受其他氣體干擾,壽命長達5年
3. 氧氣(O?)檢測
- 監測標準:濃度低于18%時觸發缺氧報警,高于23%可能存在富氧風險。
- 技術特點:采用順磁法或氧化鋯固體電解質傳感器,需定期校準。
二、粉塵濃度檢測
檢測技術:
- 光散射法:激光光源照射粉塵顆粒,通過散射光強計算濃度(量程0.1~1000mg/m³)
- β射線吸收法:精度更高,但維護成本高,多用于定點監測站
- 標準要求:總粉塵濃度需控制在4mg/m³以下(GBZ 2.1-2019)
三、通風參數檢測
1. 風速檢測
- 檢測點:主要巷道、工作面、風門兩側
- 傳感器類型:
- 超聲波時差法傳感器(精度±0.1m/s)
- 熱式風速傳感器(響應時間<2秒)
- 規范要求:采掘工作面風速需保持在0.25~4m/s區間
2. 負壓監測
- 目的:監控通風系統阻力,預警冒頂、密閉失效等事故
- 技術方案:壓阻式傳感器配合溫度補償算法,量程-10kPa~+10kPa
四、溫濕度監測
1. 溫度檢測
- 危險閾值:工作面溫度超過30℃需啟動降溫措施
- 傳感器選型:
- 鉑電阻(PT100)測溫模塊,精度±0.5℃
- 光纖分布式測溫系統用于采空區監測
2. 濕度監測
- 控制標準:相對濕度超過80%時需加強排水通風
- 檢測技術:電容式濕度傳感器,帶粉塵過濾裝置
五、設備狀態監測
1. 設備開停檢測
- 電磁感應傳感器監測電機電流
- 振動傳感器判斷設備運行狀態
2. 供電參數監測
- 電壓波動范圍±10%
- 漏電電流閾值30mA
六、特殊場景檢測
-
- 激光甲烷遙測儀(檢測距離100m以上)
- 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系統
-
- 超聲波液位傳感器
- PH值、導電率水質傳感器
-
- 微震監測傳感器陣列
- 地音監測系統(頻率范圍50~2000Hz)
七、檢測系統技術要求
- 防爆認證:需滿足Ex ib I Mb級別防爆標準
- 通信協議:支持RS485、CAN總線或工業以太網
- 環境適應性:
- 工作溫度-20℃~+60℃
- 防護等級IP68(粉塵/水浸環境)
- 自診斷功能:
- 零點漂移自動校準
- 傳感器中毒預警
- 通信中斷自動重連
八、技術挑戰與發展趨勢
-
- 傳感器壽命短(催化元件平均壽命2年)
- 交叉敏感性干擾(如CO對甲烷檢測的影響)
- 極端環境下的信號漂移
-
- MEMS傳感器芯片化(體積縮小80%)
- 多參數融合檢測技術(單探頭檢測CH?/O?/CO)
- 基于AI的故障預測系統(準確率提升至95%)
- 無源無線傳感器網絡(能量采集技術)
九、檢測標準體系
-
- GB 3836 爆炸性環境用電氣設備
- AQ 1029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
-
- JJG 1137 礦用紅外甲烷傳感器檢定規程
- JJF 1765 煤礦用粉塵濃度傳感器校準規范
結語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礦用全方位鉆孔測斜儀檢測下一篇:煤礦通信、檢測、控制用電工電子類產品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7
7
10
10
9
12
14
17
13
17
19
17
21
23
18
23
20
22
21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