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卡分站檢測項目詳解
一、功能檢測
-
- 檢測內容:在不同距離(0~10cm)、角度偏移(±30°)、卡片移動速度(≤1m/s)下測試成功率。
- 工具:標準測試卡(支持ISO/IEC 14443 Type A/B、MIFARE等)、可調節角度/距離的測試平臺。
- 標準:讀卡率需≥99%(靜態環境下)。
-
- 檢測內容:支持RFID、NFC、IC卡(如CPU卡、邏輯加密卡)、ID卡等類型。
- 方法:使用不同協議的卡片(如Felica、DESFire EV2)進行100次循環讀取,記錄兼容性數據。
-
- 測試場景:重復讀卡、無效卡、破損卡、磁場干擾等。
- 要求:系統應提示明確錯誤(如“無效卡”或“讀卡失敗”),且不觸發死機。
二、性能檢測
-
- 標準:單次讀卡時間≤200ms(從卡片進入感應區到數據返回)。
- 工具:高速計時器或示波器,記錄信號觸發到輸出的時間差。
-
- 場景:模擬每秒10~50次連續讀卡,持續30分鐘。
- 指標:丟卡率<0.1%,CPU/內存占用率≤80%。
-
- 方法:72小時連續讀卡(間隔1秒/次),監測設備發熱、重啟次數及錯誤日志。
三、安全性檢測
-
- 檢測內容:SAM(安全存取模塊)密鑰機制、雙向認證、數據加密算法(如3DES、AES)。
- 工具:協議分析儀(如Proxmark III)抓取通信數據,驗證是否明文傳輸。
-
- 項目:
- 電磁兼容性(EMC):在30V/m場強下測試誤讀率(需符合IEC 61000-4-3標準)。
- 防沖突機制:多卡同時進入感應區時,系統需按優先級處理或報錯。
- 項目:
-
- 標準:外殼防護需達到IP65(防塵防水),讀卡區抗靜電≥15kV(依據IEC 61000-4-2)。
四、環境適應性檢測
-
- 條件:-20℃
70℃存儲、-10℃55℃工作,濕度5%~95% RH。 - 方法:高低溫箱中循環48小時,恢復常溫后檢測功能是否正常。
- 條件:-20℃
-
- 標準:符合GB/T 2423.10(頻率10~150Hz,振幅0.75mm),模擬運輸及安裝環境。
-
- 方案:高溫高濕(40℃/93% RH)下持續通電1000小時,評估元件壽命。
五、軟件與通信檢測
-
- 類型:RS-485、CAN總線、以太網、Wi-Fi等。
- 指標:誤碼率<10??,支持斷線重連(≤3秒)。
-
- 內容:驗證與上層系統(如SCADA、支付平臺)的協議兼容性(如Modbus、TCP/IP)。
-
- 方法:強制中斷升級過程,檢測是否具備斷點續傳或回滾機制。
六、行業定制化檢測
-
- 快速通行測試:卡片移動速度≥30km/h時讀卡成功率(如地鐵閘機)。
- 交易完整性:脫機模式下數據存儲與恢復能力。
-
- 抗油污/粉塵測試:在IP67防護等級下驗證讀卡性能。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問題現象 |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法 |
---|---|---|
讀卡距離不穩定 | 天線阻抗失配 | 調整天線匹配電路或更換高頻電容 |
多卡沖突報錯率偏高 | 防沖突算法缺陷 | 升級固件或優化卡優先級策略 |
高溫環境下死機 | 電源模塊過熱保護 | 改進散熱設計或選用寬溫元器件 |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5
17
19
20
19
21
24
17
9
9
13
10
15
19
16
17
18
18
19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