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項目分類與技術要求
1. 絕緣性能檢測
- 工頻耐壓試驗 測試方法:將繩索浸水后施加額定工頻電壓(如10kV電壓等級的繩索需承受20kV/1分鐘的耐壓測試),觀察是否發生擊穿或閃絡。 標準依據:GB/T 13035《帶電作業用絕緣繩索》、IEC 60743。
- 表面電阻與體積電阻率測試 使用高阻計測量表面電阻率(需≥10^10Ω)和體積電阻率(需≥10^9Ω·m),確保材料絕緣特性穩定。
2. 機械性能檢測
- 斷裂強度測試 使用拉力試驗機檢測繩索的極限斷裂強度(如直徑12mm的繩索需≥18kN),并與標稱值對比。
- 伸長率測試 在額定載荷下,繩索伸長率應≤40%;破斷后永久變形量需≤10%。
- 耐磨性測試 模擬繩索與金屬掛鉤摩擦(如循環摩擦100次),檢測強度損失率(需≤10%)。
3. 外觀與結構檢測
- 表面檢查 目視或放大鏡檢查是否有割傷、灼傷、霉變、斷股,表層編織是否均勻。輕微磨損允許深度≤10%繩徑,但不得暴露內芯。
- 直徑均勻性 隨機測量5點直徑,最大偏差需≤標稱值的±5%。
4. 老化與耐用性測試
- 紫外線加速老化試驗 模擬戶外紫外線照射(如500小時),檢測抗拉強度保留率(需≥80%)。
- 濕熱循環試驗 高溫高濕環境(如70℃/95%濕度)循環處理,驗證絕緣性能穩定性。
5. 環境適應性測試
- 低溫彎折性 -40℃下彎折180°無脆裂。
- 耐油污與化學腐蝕 浸泡于柴油、酸堿溶液24小時,檢測機械性能下降幅度(需≤15%)。
二、檢測周期與判定標準
- 常規檢測周期 新繩使用前必檢;在用繩每6個月檢測一次;頻繁使用或惡劣環境下縮短至3個月。
- 報廢條件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立即停用:
- 絕緣擊穿或電阻率不達標;
- 機械強度損失≥30%;
- 表面損傷深度>20%(可能引發放電)。
三、檢測流程優化建議
- 分級檢測制度
- 日常檢查(目視+手感檢查):由作業人員每次使用前執行。
- 專業檢測(實驗室設備測試):由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
- 數字化管理 建立每根繩索的電子檔案,記錄檢測時間、結果及使用次數,實現壽命預測。
四、使用與存儲注意事項
- 存儲環境:避光干燥,距熱源>1m,嚴禁與化學品混放。
- 使用規范:禁止超負荷、拖拽鋒利邊緣,潮濕狀態下需烘干后復測絕緣性能。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9
17
19
22
24
16
20
20
19
17
20
22
19
23
21
22
25
20
25
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