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井液材料(技術級低黏羧甲基纖維素)檢測項目詳解
一、引言
二、物理性質檢測
-
- 檢測方法:目測或顯微鏡觀察,檢查顏色(通常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及是否含雜質。
- 標準:GB/T 5005-2010《鉆井液材料規范》。
-
- 檢測方法:旋轉黏度計(如布氏黏度計)測定1%水溶液在25℃下的黏度值。
- 標準:ASTM D2196,低黏CMC黏度范圍通常為5–50 mPa·s(6 rpm)。
-
- 方法:烘箱失重法(105℃恒重至質量穩定)或卡爾費休滴定法。
- 要求:水分≤10%(過高可能導致結塊或活性降低)。
-
- 方法:激光粒度分析儀或篩分法(80目篩通過率≥95%)。
- 意義:影響溶解速度和分散均勻性。
三、化學性質檢測
-
- 定義:每個葡萄糖單元上羧甲基的平均取代數(通常DS=0.7–1.2)。
- 檢測方法:化學滴定法(硝酸銀沉淀氯離子)或核磁共振(NMR)。
- 影響:DS越高,水溶性越強,但過高可能降低抗鹽性。
-
- 檢測項目:未反應纖維素、鈉鹽殘留量(灰分≤20%)。
- 方法:灰分測試(高溫煅燒法)或液相色譜(HPLC)。
-
- 方法:配制1%溶液,使用pH計測定(標準范圍:6.5–8.5)。
- 重要性:影響鉆井液體系的配伍性。
-
- 方法:硝酸銀滴定法或離子色譜法。
- 限值:≤5%(過高可能腐蝕設備)。
四、應用性能檢測
-
- 方法:依據API RP 13B-1,在7 MPa壓力下測定30分鐘濾液體積。
- 目標:低黏CMC應使濾失量≤15 mL(淡水基漿)。
-
- 參數:塑性黏度(PV)、動切力(YP)、靜切力(Gel Strength)。
- 儀器:六速旋轉黏度計(Fann 35型),模擬井下剪切速率。
-
- 方法:高溫老化試驗(如120℃/16h),觀察黏度保留率及濾失量變化。
- 要求:老化后性能衰減≤30%。
-
- 測試條件:在4% NaCl或復合鹽水中評估黏度穩定性。
- 意義:確保高礦化度地層中的有效性。
五、環境與安全檢測
-
- 方法:OECD 301B(密閉瓶試驗),評估28天生物降解率。
- 環保要求:降解率≥60%為易降解材料。
-
- 檢測元素:鉛、汞、鎘、鉻(ICP-MS法)。
- 限值:符合GB 5085.3-2007危險廢物標準。
六、檢測標準與規范
- 國際標準:API SPEC 13A、ISO 13500(鉆井液材料通用規范)。
- 國內標準:GB/T 5005-2010、SY/T 5490-2018(鉆井液用CMC技術要求)。
七、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鉆井液用降濾失劑(褐煤樹脂)檢測下一篇:絕緣袖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9
22
15
15
14
21
19
20
32
21
17
16
15
20
17
17
19
19
18
2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