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依據
- 國際標準
- ICAO《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4(航空器運行照明系統)
- FAA AC 150/5345-46(LED機場燈具規范)
- IEC 60598(燈具通用安全標準)、IEC 61347(LED驅動電源標準)
- 國內標準
- GB 7000.1(燈具安全標準)
- MH/T 6012(民用機場燈具技術規范)
- JJG(民航)009-2021(跑道燈光系統檢測規程)
二、核心檢測項目
1. 光度學性能檢測
- 光強分布 測量燈具在不同角度的光強值,確保符合跑道/滑行道燈光的扇形分布要求(如水平方向±5°、垂直方向±3°的定向光強)。
- 色溫與顯色性 色溫范圍需滿足ICAO規定的2000-4000K(跑道燈通常為2700K或5000K),顯色指數(Ra)≥80。
- 光通量維持率 老化測試后光通量衰減不超過初始值的70%(IEC 62612標準要求)。
- 光束一致性 同批次燈具的光強、色溫差異需≤5%,避免光斑不均勻引起飛行員誤判。
2. 電氣性能檢測
- 輸入電壓適應性 測試燈具在額定電壓±10%波動下的穩定性和驅動電源效率(≥90%)。
- 功率因數與諧波 功率因數需≥0.9,總諧波失真(THD)≤20%(IEC 61000-3-2標準)。
- 防護等級(IP) 跑道燈具需達IP67(防塵防水),滑行道燈具IP65。
- 接地連續性 接地電阻≤0.5Ω,防止漏電風險。
3. 環境適應性檢測
- 高低溫循環測試 模擬-40℃至+70℃極端溫度下的燈具啟動時間、光衰情況(IEC 60068-2-1/2)。
- 鹽霧腐蝕測試 96小時中性鹽霧試驗后,燈具表面無可見銹蝕(GB/T 2423.17)。
- 振動與沖擊測試 模擬飛機起降震動(頻率5-2000Hz,加速度3-15g),檢測結構松動或光學組件位移。
4. 機械安全檢測
- 抗壓強度 跑道嵌入式燈具需承受至少200kN的飛機輪載壓力(ICAO Annex 14)。
- 抗沖擊性 通過1kg鋼球1.3m自由落體沖擊試驗,燈具殼體無破裂。
- 密封性驗證 燈具浸入1m深水中30分鐘,內部無滲水(IP67測試)。
5. 光學系統專項檢測
- 透鏡耐候性 紫外線老化測試(QUV 1000小時)后,透光率下降≤5%,無黃變或裂紋。
- 眩光控制 通過配光設計驗證,確保飛行員視角內不產生干擾性眩光(閾值增量TI≤15%)。
6. 智能控制系統兼容性
- 調光響應測試 檢測燈具在0-100%調光指令下的響應時間(≤1秒)和亮度線性度。
- 通信協議兼容性 支持AGL(機場地面照明)系統標準協議(如DMX512、DALI)。
- 故障自診斷 模擬LED模塊、電源故障,驗證系統報警準確率和故障定位功能。
7. 電磁兼容性(EMC)
- 輻射騷擾測試 30MHz-1GHz頻段內電磁輻射限值符合CISPR 15標準。
- 靜電放電抗擾度 接觸放電±8kV、空氣放電±15kV下燈具功能正常(IEC 61000-4-2)。
三、檢測流程
- 實驗室型式試驗:驗證燈具設計是否符合標準(全項檢測)。
- 現場安裝后檢測:
- 光強分布復測(使用分布光度計)
- 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實測
- 燈光系統聯調(閃爍同步性、亮度一致性)。
- 周期性維護檢測:每6個月進行光強衰減、密封性抽查。
四、常見不合格項
- 光強分布超出定向角度(導致光污染或亮度不足)
- 驅動電源溫升過高(外殼溫度>80℃)
- 鹽霧試驗后金屬部件銹蝕(影響結構強度)
- 調光響應延遲(>2秒)
五、技術發展趨勢
- AI輔助檢測:利用機器視覺自動識別光斑缺陷。
- 數字孿生技術:通過仿真模型預判燈具壽命與維護周期。
- 低能耗設計:檢測標準將新增碳足跡評估(ISO 14067)。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6
16
15
25
17
19
22
20
18
20
14
15
25
20
25
25
22
27
25
2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