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類產品檢測:核心項目與技術標準
一、物理性能檢測
-
- 測試方法:模擬正常使用場景,連續開合傘具。
- 標準要求:雨傘需通過≥400次循環(QB/T 1090-2023),高檔傘具可能要求≥800次。
- 常見問題:傘骨斷裂、彈簧失效、開合卡頓。
-
- 測試方法:將傘固定在風洞中,模擬不同風速(如8級風對應20m/s)。
- 判定標準:傘骨無斷裂、傘面無撕裂且保持穩定結構。
- 關鍵技術:傘骨材質(鋁合金/纖維)與關節連接設計。
-
- 靜載測試:對傘柄施加垂直拉力(通常≥50N)。
- 扭曲測試:模擬大風中傘面扭轉,檢測傘骨抗變形能力。
二、功能性檢測
-
- 淋雨測試:持續噴淋30分鐘(ISO 17758),內層無滲水。
- 水壓測試:評估傘面織物耐水壓值(≥400mmH?O為合格)。
-
- 測試標準:依據GB/T 18830,UPF≥40且UVA透過率<5%方可標注“防紫外線”。
- 技術要點:涂層工藝(銀膠/黑膠)或防曬纖維的應用。
-
- 紅外線反射率:測試傘面對熱輻射的阻隔率(部分高端傘達90%以上)。
三、安全與環保檢測
-
- 檢測項目:鉛、鎘、鄰苯二甲酸鹽(REACH法規)。
- 兒童傘特殊要求:小部件拉力測試(防止誤吞)。
-
- 傘尖保護設計:直徑≥7mm(EN 13537),避免刺傷風險。
-
- 戶外傘/沙灘傘:需通過垂直燃燒測試(如美國CA TB117)。
四、外觀與標識合規性
-
- 縫線密度(≥8針/3cm)、傘面平整度、印刷色牢度。
-
- 需明確標注產品類型(晴雨傘/防曬傘)、UPF值、材質、安全警告等。
五、檢測流程示例
- 送樣要求:隨機抽取≥10把成品傘,覆蓋不同批次。
- 實驗室測試:分階段進行物理、化學、功能性檢測。
- 結果判定:依據GB/T 23147-2023《晴雨傘》或客戶指定標準。
常見質量改進方向
- 傘骨輕量化:碳纖維替代傳統金屬,兼顧強度與便攜性。
- 環保涂層:開發水性涂料替代溶劑型防水層。
- 智能設計:增加抗風預警傳感器(專利申請中)。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螺紋密封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帶檢測下一篇:清潔刷 地刷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