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銼與鋸銼的檢測項目及方法
一、材料特性檢測
-
- 檢測目的:驗證銼刀工作面的耐磨性和切削能力。
- 方法:采用洛氏硬度計(HRC)測試銼齒區域的硬度,典型要求為硬度范圍 58-64 HRC。
- 標準依據:參照GB/T 5806《手用鋼銼》或ISO 2343標準規定。
-
- 檢測目的:確保材料符合高碳工具鋼(如T12、T13)或合金鋼(如Cr-V鋼)要求。
- 方法:通過光譜分析儀檢測碳(C)、鉻(Cr)、釩(V)等元素含量。
二、幾何尺寸與形位公差檢測
-
- 長度與厚度:使用游標卡尺或千分尺測量銼身總長、寬度和厚度,公差控制在±0.5 mm內。
- 齒部參數(鋸銼專用):
- 鋸齒間距(齒距):投影儀測量齒距一致性,偏差不超過±0.1 mm;
- 齒高與齒深:通過光學顯微鏡或輪廓儀分析齒形均勻性。
-
- 檢測方法:將銼刀置于標準平板上,用塞尺檢查銼身彎曲度,要求全長直線度誤差≤0.3 mm/m。
- 鋸銼特殊要求:鋸齒排列軸線需與銼身中線平行,偏差≤0.5°。
三、表面質量檢測
-
- 項目:表面裂紋、銹蝕、毛刺、氧化皮等。
- 方法:目視檢查結合5倍放大鏡觀察,必要時使用滲透探傷檢測微觀裂紋。
-
- 檢測重點:
- 鋼銼:檢查切削齒是否均勻排列,無缺齒、倒齒現象;
- 鋸銼:驗證齒尖鋒利度及齒槽對稱性,避免“偏刃”影響修齒效果。
- 工具:采用顯微鏡或三維影像測量儀進行量化分析。
- 檢測重點:
四、功能性測試
-
- 模擬工況:在標準試塊(如45#鋼或硬木)上進行直線銼削,評估切削效率及碎屑排出流暢性。
- 量化指標:單位時間內去除材料質量(g/min),同時觀察銼面是否粘屑。
-
- 方法:連續銼削試驗至壽命終點,記錄有效工作時間或材料去除總量,對比行業基準值。
五、特殊環境適應性檢測(可選)
-
- 鹽霧試驗:將銼刀置于鹽霧箱中(5% NaCl溶液,35℃),48小時后檢查表面銹蝕面積(要求≤5%)。
-
- 金相分析:通過顯微鏡觀察材料金相組織,確保淬火回火工藝形成均勻馬氏體結構。
六、檢測流程與結果判定
- 抽樣規則:按GB/T 2828.1進行批次抽樣,AQL(可接受質量水平)設定為1.0。
- 不合格項處理:硬度不足、齒形缺陷等關鍵項100%返工或報廢;輕微外觀問題可返修后復檢。
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防盜保險柜(箱)檢測下一篇:鋼錘 石工錘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15
20
18
25
19
21
32
26
21
24
26
24
27
22
26
23
24
26
2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