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懸浮劑檢測項目詳解
一、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采用C18色譜柱,以甲醇-水(或乙腈-磷酸緩沖液)為流動相,紫外檢測器(波長220 nm)定量分析。
- 氣相色譜法(GC):適用于低沸點溶劑體系,需衍生化處理以提高檢測靈敏度。 標準:根據GB/T 19136-2003,有效成分含量偏差應控制在標稱值的±5%以內。
二、懸浮率測定
- 將樣品用標準硬水(342 mg/L CaCO?)稀釋至使用濃度,靜置30分鐘。
- 抽取上層液體,測定殘留物質量,計算懸浮率。 標準:合格懸浮率需≥90%(CIPAC MT 184)。
三、pH值檢測
四、粒徑分布分析
- 激光粒度儀:快速測定D50、D90等參數。
- 顯微鏡法:輔助觀察顆粒形態及分散狀態。 標準:D90(90%顆粒的粒徑)應≤5 μm,D50≤3 μm。
五、熱儲與冷儲穩定性試驗
- 熱儲:54℃±2℃下儲存14天,觀察是否結塊、分層或析晶。
- 冷儲:0℃下儲存7天,恢復室溫后檢測懸浮率及流動性。 標準:通過試驗后有效成分分解率≤5%,物化性質無明顯變化。
六、持久起泡性檢測
七、雜質及分解產物分析
八、其他檢測項目
- 潤濕時間:評估藥液在靶標表面的鋪展能力,通常≤60秒。
- 傾倒性:檢測包裝容器內殘留量,確保使用便利性。
- 黏度:影響噴霧霧化效果,旋轉黏度計測定(一般50-500 mPa·s)。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氯磺隆可濕性粉劑檢測下一篇:三唑磷原藥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1
21
18
26
23
24
26
27
21
21
25
23
22
22
26
36
24
25
25
3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