鋇檢測:原理、應用與注意事項
鋇檢測是一種通過使用硫酸鋇(BaSO4)作為對比劑的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主要用于觀察消化道的結構和功能異常。由于硫酸鋇在X射線下具有高密度、不吸收的特性,它能清晰勾勒出食管、胃、小腸及結腸的輪廓,幫助醫生診斷潰瘍、腫瘤、憩室、狹窄等問題。根據檢查部位不同,可分為鋇餐(上消化道造影)和鋇灌腸(下消化道造影)兩大類。
常見鋇檢測類型及適應癥
1. 鋇餐檢查: 通過口服含鋇劑的混懸液,配合X光動態成像,觀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形態與蠕動功能。適用于吞咽困難、胃痛、反酸、嘔吐等癥狀的病因排查,可發現食管裂孔疝、胃潰瘍、胃癌等疾病。
2. 鋇灌腸檢查: 將鋇劑經肛門注入結腸后充氣(雙重對比造影),用于評估結腸狹窄、息肉、腫瘤或慢性炎癥(如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尤其適用于無法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
檢查流程與注意事項
檢查前準備: - 鋇餐需空腹6-8小時,禁食禁水 - 鋇灌腸需提前清潔腸道(服用瀉藥或灌腸) - 告知醫生過敏史、妊娠狀態及近期手術史
檢查過程: 患者需按指示調整體位,通過X光機多角度拍攝動態影像。鋇灌腸可能伴隨短暫腹脹感,鋇餐檢查需分次吞服鋇劑并觀察排空情況。
潛在風險與禁忌癥
盡管鋇檢測安全性較高,仍需注意: - 鋇劑可能引起便秘,檢查后需多飲水促進排出 - 消化道穿孔或梗阻患者禁用(可能引發鋇劑腹膜炎) - 孕婦需謹慎評估輻射風險 - 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鋇劑過敏反應
結果解讀與后續處理
檢查后24-48小時內,鋇劑會隨糞便排出(可能呈白色)。影像報告需由放射科醫生分析,結合臨床癥狀確定是否需要內鏡活檢、CT增強掃描等進一步檢查。若發現腫瘤、活動性出血等問題,需及時轉診至專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