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及消石灰檢測項目與技術規范
生石灰(氧化鈣,CaO)和消石灰(氫氧化鈣,Ca(OH)?)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于建筑材料、冶金、環保、農業等領域。生石灰由石灰石高溫煅燒而成,具有強堿性及吸水性;消石灰則是生石灰與水反應后的產物,呈現粉末狀。由于其化學性質活躍且應用場景多樣,對其質量指標的精準檢測至關重要。通過科學檢測可確保產品符合行業標準,避免因成分偏差導致的施工質量隱患或環境污染問題。
一、主要檢測項目概述
生石灰與消石灰的檢測需覆蓋化學成分、物理性能及工藝參數三大類指標,具體包含以下核心項目:
二、化學成分檢測
1. 氧化鈣(CaO)含量測定:通過鹽酸滴定法或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檢測有效CaO含量,生石灰有效成分需≥90%(GB/T 5762-2012標準)。
2. 氧化鎂(MgO)含量:高鎂石灰會影響凝結時間,采用EDTA絡合滴定法測定,建筑用石灰要求MgO≤5%。
3. 未消化殘渣檢測:模擬消化反應后篩分未分解顆粒,評價生石灰的消化完全度(依據JC/T 478-2013標準)。
三、物理性能測試
1. 細度分析:消石灰需通過80μm方孔篩(篩余≤10%),生石灰粉細度影響反應速率,常用激光粒度儀檢測。
2. 活性度測試:通過中和反應速率法測定生石灰的化學反應能力,以4mol/L鹽酸消耗量(mL/10min)表征。
3. 含水率測定:消石灰中游離水含量影響儲存穩定性,采用105℃恒重法測量,一般要求≤2%。
四、工藝參數檢測
1. 消化溫度監測:生石灰消化時釋放大量熱能,通過溫度傳感器記錄峰值溫度(標準要求≥60℃)。
2. 體積安定性試驗:觀察消石灰膏體硬化后是否出現龜裂,評估過燒石灰引起的膨脹風險。
五、檢測標準與方法
國內主要參照《GB/T 5762-2012 建筑用石灰》和《JC/T 478-2013 建筑石灰試驗方法》,國際標準包括ASTM C110及EN 459系列。檢測需在恒溫恒濕實驗室進行,樣品需按四分法縮分后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失效。
六、檢測注意事項
1. 生石灰取樣需佩戴防塵面具,防止吸入刺激性粉塵;
2. 消石灰檢測前需確認樣品未發生碳化反應(避免接觸CO?);
3. 化學滴定操作需嚴格校準試劑濃度,消除系統誤差;
4. 對于工業級特殊用途石灰,需增加重金屬(如鉛、砷)及氯離子檢測。
通過系統化的檢測流程,可全面評估生石灰及消石灰的品質性能,為原料采購、生產工藝控制及終端應用提供數據支撐。建議生產企業定期委托CMA資質實驗室進行第三方檢測,確保質量體系合規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