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用金屬罐檢測項目詳解
金屬罐作為食品接觸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罐頭、飲料、調味品等包裝領域。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食品品質和消費者健康。根據國家標準《GB 4806.9-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要求,金屬罐需通過多項關鍵檢測項目以確保其化學穩定性、機械性能及衛生指標符合規范要求。
一、重金屬遷移量檢測
金屬罐的原材料(如馬口鐵、鋁材等)及涂層中可能含有鉛、鎘、砷、鉻等重金屬。檢測時需模擬食品接觸環境,通過4%乙酸溶液在特定溫度和時間下浸泡,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測定遷移量。鉛(Pb)和鎘(Cd)的遷移限值分別不得超過0.01 mg/kg和0.005 mg/kg。
二、涂層附著力與耐腐蝕性檢測
金屬罐內壁環氧樹脂涂層的完整性是檢測重點。通過劃格法(百格測試)評估涂層附著力等級,要求達到ISO 2409標準的0-1級。耐腐蝕性測試則采用鹽水噴霧試驗(ASTM B117)或酸性食品模擬液浸泡后,觀察是否出現起泡、脫落等現象。
三、密封性能及機械強度檢測
使用負壓密封測試儀檢測罐體與蓋體的密封性,確保真空度≥0.05MPa時不漏氣。抗壓強度測試模擬堆碼運輸場景,要求空罐承受≥800N垂直壓力不變形。開蓋扭矩需控制在0.6-2.5N·m范圍,確保易開性同時避免意外開啟。
四、微生物與異物污染檢測
依據GB 14934標準,需對金屬罐內壁進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及霉菌檢測,確保滅菌工藝有效性。X射線檢測設備可識別直徑≥0.3mm的金屬屑、玻璃碎片等物理性異物,光學檢測系統則篩查涂層氣泡、劃痕等缺陷。
五、雙酚A(BPA)及揮發性有機物檢測
針對涂層材料的潛在風險,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檢測BPA殘留量,限值為不得檢出。通過頂空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分析苯系物、醛類等揮發性有機物,總遷移量不得超過10 mg/dm2。
生產企業需定期委托CMA/ 認證實驗室進行全項檢測,并重點關注焊接工藝、涂層固化度等關鍵控制點。通過科學的檢測體系,可有效降低金屬罐在食品接觸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保障產業鏈合規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