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負壓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耐負壓測試:評估產品在真空環境下的結構完整性
理解負壓環境及其挑戰
負壓,即低于環境大氣壓的壓力狀態,廣泛存在于眾多應用場景中:
- 產品運輸與儲存: 高原運輸、空運貨艙、密閉容器內部。
- 特定工作過程: 真空包裝、真空吸盤、真空干燥、流體抽取系統、部分醫療器械(如引流裝置)。
- 環境變化: 產品從低海拔移至高海拔地區。
產品或其組件在負壓環境下承受著由內向外的壓力差。這種壓力差可能導致:
- 結構變形: 凹陷、翹曲、塌陷。
- 密封失效: 蓋子脫落、密封件移位、液體或氣體泄漏。
- 功能異常: 內部組件受壓移位、卡死或損壞。
- 材料疲勞: 反復負壓循環可能導致材料強度下降或破裂。
耐負壓測試正是為了評估產品抵抗此類壓力差的能力,確保其在規定負壓條件下保持結構完整性和功能性。
耐負壓測試的核心原理與方法
該測試的核心在于在受控條件下,于產品或試樣周圍創建并維持指定的負壓環境(真空度),模擬實際使用中可能遭遇的真空狀態,并觀察其反應。
常用測試方法主要包括:
-
靜態真空保持法 (最常用):
- 樣品放置: 將待測樣品(可以是完整產品、部件或其模型)置于密封的真空測試腔內(如真空干燥箱、專用負壓測試儀、定制真空室)。
- 抽真空: 啟動真空泵,持續抽氣,使測試腔內壓力逐漸降至預設的負壓目標值(通常以絕對壓力 kPa 或 mmHg,或相對壓力 -kPa 表示)。抽真空速率通常需要控制以避免沖擊。
- 壓力維持: 達到目標負壓后,關閉閥門或控制泵速,將該負壓值維持一段預設的保壓時間(如 30 秒、1 分鐘、5 分鐘、60 分鐘或更久)。
- 觀察與記錄: 關鍵步驟! 在整個抽真空和保壓過程中,密切觀察樣品狀況:
- 是否有可見的變形(凹陷、鼓包、塌陷)?
- 是否有密封失效跡象(泄漏聲、氣泡產生 - 若浸入水中或在密封面涂檢漏液)?
- 是否發出異響(材料開裂聲)?
- 壓力釋放: 緩慢釋放真空,使腔體壓力恢復至大氣壓。這個釋放過程也應控制速率。
- 最終檢查: 取出樣品,進行詳細的最終檢查,評估是否有永久變形、破裂、功能喪失等。可與測試前狀態對比。
-
真空衰減法:
- 在達到并穩定目標負壓后,關閉與真空泵的連接閥門,使測試腔及樣品處于封閉狀態。
- 精密監測測試腔內的壓力變化(回升)情況。
- 壓力回升速率超過允許范圍,則表明樣品存在泄漏(氣體從外部環境通過樣品缺陷滲入腔體)。
-
破壞性測試:
持續增加負壓直至樣品出現物理失效(如壓潰、破裂),記錄發生失效時的臨界負壓值。
關鍵測試參數設定
- 目標負壓值: 核心參數,根據產品應用場景、相關標準或設計要求確定。例如:-50 kPa, -80 kPa, 或模擬特定海拔(如 5000 米)對應的壓力。
- 保壓時間: 模擬產品在負壓環境下需要承受的持續時間。
- 抽真空速率: 過快可能產生沖擊效應,需根據測試目的選擇(模擬真實工況還是極限測試)。
- 泄壓速率: 快速泄壓也可能造成應力變化或損傷,通常建議緩慢釋放。
- 循環次數: 對于可能經歷反復負壓循環的產品(如多次空運的包裝),需進行多次抽真空-釋放循環測試。
測試設備基礎構成
- 真空測試腔: 核心部件,具備良好密封性、足夠的強度承受負壓及觀察窗。
- 真空發生裝置: 真空泵(隔膜泵、旋片泵等),用于抽取腔內氣體。
- 壓力測量與控制單元: 真空計(如壓阻式、皮拉尼計)精確測量腔內壓力;控制系統(閥門、控制器)用于設定和維持目標壓力。
- 數據記錄系統: 記錄壓力變化曲線、時間等參數。
主要應用領域
- 包裝容器: 塑料瓶、罐、桶、桶蓋、泡罩包裝(藥品)、無菌屏障系統(醫療器械包裝) - 確保在運輸(尤其空運)或儲存時不塌陷、不泄漏、密封性良好 。
- 電子電器外殼及元件: 設備外殼、密封繼電器、傳感器、顯示屏組件 - 防止因負壓導致外殼變形、密封失效、內部元件移位或損壞。
- 汽車零部件: 油箱、冷卻系統部件、真空助力器管路、密封燈具 - 確保在車輛運行(如爬坡、下坡)或特定工況下不發生塌陷、泄漏。
- 醫療器械及耗材: 真空采血管、(部分)引流裝置、透析器、呼吸回路部件、藥品包裝 - 保證功能性和無菌屏障有效性 。
- 密封件與閥門: O型圈、墊片、單向閥 - 評估其在負壓條件下的密封性能和抗變形能力。
- 航空航天部件: 非增壓艙內的設備、有效載荷容器 - 適應高空低壓環境。
- 工業設備: 真空系統中的容器、管道接頭、過濾器外殼。
結果分析與失效模式
- 合格: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及測試后,樣品無可見永久變形、無破裂、無泄漏、功能完好。
- 常見失效模式:
- 結構塌陷/壓潰: 最常見失效,材料或結構強度不足以抵抗壓力差,發生不可逆的凹陷或完全壓扁(想象一個被踩扁的易拉罐)。
- 永久變形: 出現明顯的凹陷、鼓包或翹曲,即使未完全失效也可能影響外觀或裝配。
- 泄漏: 密封失效,氣體或液體從樣品內部漏出或外部滲入(可見氣泡、壓力回升過快)。
- 功能性失效: 內部部件受壓移位、卡滯、破損導致產品無法正常工作。
- 材料破裂/開裂: 脆性材料或應力集中區域在負壓下開裂。
:保障產品可靠性的關鍵一環
耐負壓測試是驗證產品在承受外部真空環境時穩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過精確模擬目標負壓條件并細致觀察產品響應,能夠有效暴露設計或制造中的薄弱環節,如結構強度不足、密封設計缺陷或材料選用不當。
重要提示: 具體測試條件(壓力值、時間、合格判定標準)必須嚴格依據產品適用的國家/國際標準、行業規范、客戶要求或內部設計要求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