炻質磚測定
發布時間:2025-07-16 14:59:59- 點擊數: - 關鍵詞:炻質磚測定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炻質磚關鍵性能測定技術要點
引言:理解炻質磚特性
炻質磚作為建筑陶瓷領域的重要品類,因其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能與裝飾效果,被廣泛應用于室內外墻地面裝飾。其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使用壽命。因此,依據科學標準對炻質磚的關鍵性能進行準確測定,是確保產品質量、滿足工程要求的關鍵環節。
一、 核心物理性能測定
-
尺寸與表面質量:
- 尺寸偏差: 使用精度符合要求的游標卡尺或專用測量工具,在標準環境條件下,測量磚工作面的長度、寬度和厚度。計算實測值與標稱值的偏差,需符合標準允許的公差范圍。
- 邊直度與直角度: 利用直角尺或專用測量儀,檢驗磚邊的平直度及相鄰邊的垂直度,偏差值應在規定限值內。
- 表面平整度(彎曲度): 將磚的凸面或凹面朝上放置在基準平面上,用塞尺或專用彎曲度測量儀測量其中心點與基準平面的最大間隙。包括中心彎曲度、邊彎曲度和翹曲度,均需滿足標準要求。
- 表面缺陷: 在規定的光照和觀察距離下,用肉眼(通常戴手套)檢查磚表面的裂紋、釉裂、缺釉、斑點、落臟、棕眼、熔洞、圖案缺陷、正面磕碰等。依據標準判定是否合格。
-
吸水率測定:
- 原理: 衡量炻質磚開口氣孔多少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其強度、抗凍性等。
- 方法: 將干燥至恒重的試樣浸入沸水中煮沸規定時間(通常2小時),或在常溫下浸泡足夠時間(通常24小時以上)使其充分飽和。取出擦干表面后稱取飽和面干質量。計算吸水率(E),公式為:
E = [(m2 - m1) / m1] × 100%
,其中m1為干重,m2為飽和面干重。炻質磚吸水率(E)范圍通常為0.5% < E ≤ 3%。
-
破壞強度與斷裂模數:
- 破壞強度: 衡量磚體抵抗垂直破壞荷載的能力。將試樣正面朝上放置在抗折試驗機的支撐棒上,支撐棒間距可調。通過壓頭在試樣中部施加垂直壓力,直至試樣斷裂。記錄破壞時的最大荷載(F),即為破壞強度(單位:N)。
- 斷裂模數: 反映材料抵抗彎曲變形的能力,是材料本身的特性參數。計算公式為:
R = (3F × L) / (2b × h²)
。其中:R為斷裂模數(MPa),F為破壞荷載(N),L為支撐棒間距(mm),b為試樣寬度(mm),h為試樣斷裂處最小厚度(mm)。炻質磚的斷裂模數要求通常不低于35MPa(平均值),且單值不低于32MPa。
二、 關鍵耐用性能評估
-
耐磨性測試:
- 有釉磚釉面耐磨性: 使用釉面耐磨試驗儀(如落砂法)。將規定粒度的研磨介質(如碳化硅砂)在特定高度自由落下,流經旋轉的試樣釉面。測量磨出規定大小釉面破損點(或磨穿釉面露出坯體)所需的研磨介質體積(單位:轉數或毫升)。體積越大,耐磨性越好。炻質有釉磚通常要求達到3級或更高。
- 無釉磚耐磨性(深度磨損法): 使用無釉磚耐磨試驗機(如旋轉摩擦法)。將試樣固定在旋轉盤上,在特定壓力下用磨盤和標準磨料(如剛玉砂布)進行摩擦。測量試樣被磨損的體積(單位:mm³)。體積越小,耐磨性越好。
-
抗熱震性測定:
- 目的: 評估磚抵抗溫度急劇變化而不破壞的能力(耐急冷急熱性)。
- 方法: 將試樣在特定高溫(如145±5℃)的烘箱或水浴中保溫規定時間(如15分鐘),然后迅速浸入室溫(如15±5℃)的冷水中相同時間,完成一次循環。重復進行規定次數(通常10次)的循環。檢查試樣有無裂紋或釉裂。通過規定次數循環后無破壞為合格。
-
抗凍性測定:
- 目的: 對于吸水率E>0.5%的炻質磚(尤其用于寒冷地區室外),需評估其抵抗反復凍融循環的能力。
- 方法: 使試樣充分吸水飽和后,放入冷凍設備中在-5℃以下(通常-15℃或更低)凍結規定時間(如2小時以上),然后在水中或空氣中融化規定時間(如0.5小時以上),完成一次凍融循環。重復進行規定次數(如100次)的循環。檢查試樣有無裂紋或剝落。通過規定次數循環后無破壞為合格。
三、 化學穩定性與抗污性
-
耐化學腐蝕性:
- 目的: 評估磚面抵抗家庭或工業環境中可能接觸的化學物質(如清潔劑、酸堿、泳池鹽)侵蝕的能力。
- 方法: 將低濃度(如3%鹽酸、3%氫氧化鉀溶液、家庭用清潔劑等)的化學試劑滴在試樣表面,或在其中浸泡規定時間(如24小時)。處理后清洗試樣,檢查表面光澤度變化或肉眼可見的腐蝕痕跡。依據標準對耐蝕性進行分級(如UHA級、UA級、UB級等)。
-
耐污染性:
- 目的: 評估磚表面抵抗有色液體(如茶水、咖啡、墨水、紅酒、油脂等)滲透著色的能力。
- 方法: 將污染劑涂敷在試樣表面,保持規定時間(如24小時)。徹底清洗后,檢查污染痕跡是否容易去除及殘留程度。依據標準對耐污染性進行分級(如5級最佳,1級最差)。炻質磚,尤其是有釉磚,通常要求達到4級或5級。
四、 測定流程關鍵注意事項
-
樣品選取與制備:
- 試樣必須具有代表性,隨機抽取。
- 按標準要求切割、打磨,確保尺寸符合測試要求。
- 測試前需在標準環境(如溫度23±5℃,濕度50±10%)下調節足夠時間(通常24小時以上)。
-
環境條件控制:
- 吸水率、強度、尺寸等測試應在標準溫濕度環境下進行。
- 耐磨、抗凍等測試需嚴格控制溫度、濕度、時間等參數。
-
設備校準與維護:
- 所有測量工具(卡尺、千分尺)和試驗設備(抗折機、耐磨儀、凍融箱)必須定期校準,確保精度。
- 按照設備操作規程使用和維護。
-
結果判定:
- 嚴格按照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如GB/T 4100-2015《陶瓷磚》)或合同約定的其他標準進行判定。
- 區分平均值要求與單值最低要求。
:科學測定的基石作用
對炻質磚各項性能進行系統、規范的測定,是確保其滿足建筑功能需求、保障工程品質、延長使用壽命的核心技術手段。嚴格遵循國家標準規定的測試方法和判定規則,控制好測試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才能獲得真實、可靠、可比的測試數據,為產品的生產控制、質量驗收及應用選型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通過持續提升檢測技術水平與規范性,方能有效推動行業整體質量水平的進步。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