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巖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沉積巖測試:揭示地球歷史的密碼
沉積巖記錄著地球億萬年的滄桑變遷,其測試分析是地質研究的基石。以下內容全面介紹核心測試方法與應用,規避商業信息,專注于技術解析。
一、基礎物理性質測試
-
密度與孔隙度:
通過氦孔隙度測定儀或飽和法,獲取巖石總體密度、顆粒密度及孔隙體積占比。高孔隙度砂巖(>15%)常指示良好儲層潛力。 -
滲透率測定:
利用氣體(如氮氣)或液體滲透儀,量化流體通過巖樣的能力。常規砂巖滲透率范圍在1毫達西至數達西之間,直接影響油氣采收率。
二、礦物與化學成分分析
-
X射線衍射(XRD):
定性定量分析礦物組成。例如,某頁巖樣品檢測顯示:石英(45%)、黏土礦物(30%)、方解石(25%),決定其可壓裂性。 -
X射線熒光(XRF)與同位素分析:
XRF測定主量元素(SiO?, Al?O?等);碳氧同位素(δ13C, δ18O)揭示古鹽度與溫度,如海相灰巖δ18O值偏低指示溫暖古氣候。
三、結構與構造解析
-
薄片顯微鑒定:
偏光顯微鏡下觀察顆粒形態、膠結類型及微裂隙。例如,石英次生加大邊發育程度反映成巖強度。 -
掃描電鏡(SEM)與CT掃描:
SEM識別微米級孔隙與黏土礦物形貌;微CT無損構建三維孔隙網絡模型,計算孔喉連通性。
四、古生物學與年代學
-
微體化石鑒定:
牙形石、有孔蟲等化石組合確定地層時代。某盆地頁巖中筆石化石帶劃分出奧陶紀-志留紀界線。 -
放射性定年:
鈾-鉛法(鋯石)或鉀-氬法(云母)測定火山灰夾層年齡,為地層提供絕對時間標尺。
五、地球化學指標與古環境重建
-
有機質分析:
總有機碳(TOC)測試(如燃燒法)與Rock-Eval熱解評估生烴潛力。TOC>2%的頁巖具備頁巖氣開發基礎。 -
元素地球化學示蹤:
V/(V+Ni) > 0.6 指示缺氧環境;Sr/Ba比值判別海陸相沉積,淡水環境通常Sr/Ba < 1。
六、力學與工程特性
-
抗壓與抗剪強度:
單軸/三軸試驗獲取彈性模量、泊松比及內聚力。泥巖強度普遍低于10 MPa,易引發井壁失穩。 -
聲波與電阻率:
聲波時差(Δt)推算巖石力學參數;電阻率結合阿爾奇公式計算含水飽和度。
數據解讀與應用場景
測試指標 | 地質意義 | 典型應用領域 |
---|---|---|
黏土礦物類型 | 成巖演化階段判定 | 油氣儲層傷害預測 |
沉積構造序列 | 水動力條件恢復 | 古地理重建 |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物源區構造背景識別 | 造山帶演化研究 |
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 | 古地溫梯度推算 | 油氣成藏史分析 |
核心價值與技術挑戰
沉積巖測試通過多參數耦合,構建“巖石-流體-時間”動態模型。當前難點在于:
- 微納米尺度表征:亞微米孔隙定量仍依賴昂貴設備;
- 測試結果歸一化:不同實驗室數據可比性需標準化流程;
- 人工智能應用:機器學習正加速礦物識別與參數預測,但模型泛化能力待提升。
關鍵認知:沉積巖非均質性極強,單一測試易產生偏差。整合宏-微觀數據鏈(如露頭描述→薄片→地球化學),方能解鎖沉積記錄中的完整地質密碼,為資源勘探與災害預警提供科學錨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