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石制品測試
發布時間:2025-07-16 14:48:29- 點擊數: - 關鍵詞:鑄石制品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鑄石制品性能測試全解析:方法與標準指南
鑄石制品以其卓越的耐磨、耐腐蝕性能,在礦山、電力、化工、建材等工業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確保其性能符合預期并滿足嚴苛工況要求,系統而全面的測試至關重要。以下是鑄石制品性能測試的核心內容與方法:
一、 物理性能基礎測試
-
外觀與尺寸檢測:
- 目的: 檢查產品表面質量(如裂紋、氣孔、夾渣、變形等缺陷)及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設計圖紙或標準公差要求。
- 方法: 目視檢查、卡尺、卷尺、樣板規等測量工具。記錄缺陷類型、位置、尺寸偏差。
-
密度測定:
- 目的: 密度是反映材料致密程度的重要指標,與耐磨、耐沖擊性能密切相關。
- 方法: 通常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GB/T 2997或ASTM C20)。測量樣品在空氣中和浸沒在水中的質量,計算密度值。
-
硬度測試:
- 目的: 評估材料抵抗局部塑性變形(如壓入、刻劃)的能力,間接反映耐磨性。
- 方法:
- 莫氏硬度: 用標準礦物刻劃樣品表面,確定其相對硬度等級(鑄石通常≥7)。
- 洛氏硬度 (HRC): 使用洛氏硬度計在特定載荷下測量壓痕深度(參考標準如GB/T 230.1或ASTM E18)。
- 維氏硬度 (HV): 使用金剛石壓頭在特定載荷下壓入,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計算硬度(參考標準如GB/T 4340.1或ASTM E92/E384)。
-
耐磨性能測試:
- 目的: 耐磨性是鑄石最核心的性能指標,直接決定其在物料輸送、研磨等工況下的使用壽命。
- 常用方法:
- 濕砂橡膠輪法 (ASTM G65): 模擬低應力劃傷磨損,測量試樣在一定轉速、載荷、磨料(如石英砂)作用下的體積磨損量。
- 噴砂法 (ASTM G76): 模擬高速粒子沖擊磨損,測量磨料沖擊造成的體積損失。
- 落砂沖擊法 (行業常用): 模擬大顆粒物料沖擊磨損,測量規定高度落下的磨料沖擊造成的磨損量或失重。
- 實際工況模擬法: 根據具體應用場景(如溜槽、管道、球磨機襯板),設計模擬裝置進行長時間運行測試,評估相對耐磨性或壽命。
二、 化學穩定性與耐腐蝕性能測試
-
耐酸、堿腐蝕性測試:
- 目的: 評估鑄石在不同濃度酸(如硫酸、鹽酸、硝酸)或堿(如氫氧化鈉)溶液中的化學穩定性。
- 方法 (參考 GB/T 8488 或 ASTM C650):
- 將試樣浸入規定濃度和溫度的酸/堿溶液中,保持一定時間(如24小時、72小時或更長)。
- 取出后清洗、干燥、稱重,計算質量損失率或觀察外觀變化(如光澤度、表面侵蝕、裂紋等)。
- 亦可測量浸泡后試樣的強度變化率。
-
耐水性測試:
- 目的: 評估鑄石在常溫或沸水作用下的穩定性。
- 方法: 將試樣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煮沸一定時間(如1小時),冷卻干燥后觀察表面變化或測量強度變化。
三、 力學性能與抗破壞能力測試
-
抗壓強度測試:
- 目的: 評估材料承受壓縮載荷的能力,是重要的基本力學性能指標。
- 方法: 使用萬能材料試驗機,在標準試樣(通常為立方體或圓柱體)上施加逐漸增大的壓力直至破壞(參考GB/T 5072或ASTM C170)。
-
抗折強度 (彎曲強度) 測試:
- 目的: 評估材料抵抗彎曲載荷的能力,反映其韌性和抗彎折能力。
- 方法: 采用三點或四點彎曲法,在萬能材料試驗機上對長條形試樣施加彎曲載荷直至斷裂(參考GB/T 6569或ASTM C1161)。
-
抗沖擊韌性測試:
- 目的: 鑄石相對較脆,評估其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物料沖擊劇烈的場合。
- 常用方法:
- 擺錘式沖擊試驗 (如GB/T 3808): 測量試樣在擺錘沖擊下斷裂所吸收的能量(沖擊功)。
- 落球(或落錘)沖擊試驗: 用規定高度和質量的重球或重錘自由落下沖擊試樣表面,記錄試樣出現裂紋或破碎時的沖擊能量(或次數)。可測試表面耐沖擊或整體抗沖擊能力。
- 實際工況沖擊模擬: 在模擬裝置中用實際物料進行沖擊試驗。
四、 熱學性能與耐溫變測試
-
熱膨脹系數測定:
- 目的: 了解材料在溫度變化時尺寸變化的程度,對設計安裝間隙很重要。
- 方法: 使用熱膨脹儀測量試樣在升降溫過程中的長度變化(參考GB/T 7320或ASTM E228)。
-
耐急冷急熱性 (抗熱震性) 測試:
- 目的: 評估材料抵抗溫度劇烈波動(如熱料接觸、冷熱交替環境)的能力。
- 方法 (參考GB/T 8488):
- 將試樣加熱至規定高溫(如250℃),保溫一定時間后,迅速投入室溫水(或空氣)中冷卻。
- 反復進行多次循環,觀察試樣是否出現裂紋或測量其強度下降率。記錄試樣破壞時的循環次數。
五、 特殊應用場景附加測試
-
摩擦系數測試:
- 目的: 在需要控制物料滑動速度或能耗的場景(如溜槽傾角設計)。
- 方法: 使用摩擦磨損試驗機測量鑄石與特定物料(如煤炭、礦石)或金屬間的靜摩擦系數和動摩擦系數。
-
抗凍性測試 (若應用于寒冷室外環境):
- 目的: 評估材料在飽水狀態下抵抗凍融循環破壞的能力。
- 方法 (參考GB/T 2542): 試樣吸水飽和后,在負溫(如-15℃至-20℃)下凍結數小時,再在室溫水中融化數小時,為一個循環。進行多次循環后,檢測質量損失和強度損失。
六、 測試報告與標準選用
- 報告內容: 完整的測試報告應清晰注明測試項目、依據標準、測試方法簡述、樣品信息(來源、規格)、測試設備、環境條件、詳細測試數據(平均值、離散情況)、結果判定及必要的測試圖片。
- 標準選用: 測試應依據相關國家標準(GB/T)、行業標準(JC/T, JB/T等)或國際標準(如ASTM, ISO)。具體選用需結合產品應用領域、客戶要求及合同約定。部分關鍵性能(如耐磨性)若無直接對應的國標,可參考行業公認方法或ASTM標準,并在報告中明確說明。
:
鑄石制品的性能測試是一個多維度、系統化的工程驗證過程。從基礎的物理化學性能到關鍵的耐磨耐沖擊性能,再到針對特定工況的附加測試,每一項都不可或缺。嚴格遵循科學的測試方法和標準,獲得客觀準確的性能數據,是確保鑄石制品在嚴苛工業環境中發揮最佳效能、保障設備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基石。用戶在采購和使用鑄石制品時,應充分重視并索要權威機構出具的、涵蓋主要性能指標的檢測報告。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