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粗細度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方法解析
引言
一、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
- 定義:不同粒徑顆粒在面粉中的占比,通常以微米(μm)或篩目數表示。
- 檢測意義:影響面粉的吸水率、發酵速度及成品質構。例如,面包粉需中等粒度以平衡延展性與彈性。
- 標準參考:GB/T 5507-2021(中國)規定采用篩分法測定,而ISO 13320推薦激光衍射法。
-
- 方法:使用標準篩(如80目、100目、120目)振動篩分,稱量各層殘留物重量。
- 數據解讀:殘留量百分比決定面粉等級。如特一粉要求通過CB36篩(106μm)的留存率≤10%。
- 設備:電動驗粉篩(如JJSF-100型),篩分時間通常為5分鐘,需控制環境濕度≤80%。
-
- 技術:激光粒度分析儀(如Malvern Mastersizer 3000)通過衍射模型計算體積平均直徑。
- 應用:D50值指導生產線調整碾磨強度,例如糕點粉D50通常為60-80μm,披薩粉則為80-100μm。
-
- 顯微鏡法:結合圖像分析軟件(如ImageJ)統計顆粒長徑比和圓度,揭示碾磨工藝是否均勻。
- 案例:全麥粉因含麩皮,顆粒形態不規則,需單獨制定形態標準。
二、檢測關鍵影響因素
- 水分干擾:水分>14%易導致顆粒粘連,篩分前需預干燥(105℃烘箱法至恒重)。
- 取樣代表性:需遵循四分法縮分樣品,避免分層誤差。
- 設備校準:篩網定期用標準粒子校驗,激光儀器需背景扣除消除噪聲。
三、行業應用與標準對比
- GB/T 5507-2021:規定篩分法為仲裁方法,精度±0.5%。
- AACC International 66-20:允許近紅外(NIR)快速預測粒度,適用于在線質檢。
- 案例:某大型制面企業通過激光粒度儀優化研磨參數,使面條斷條率下降15%。
四、技術趨勢
- 自動化篩分系統:集成稱重與數據上傳功能,提升檢測效率(如每小時20批次)。
- 在線實時監測: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測量(FBRM),動態追蹤生產線粒度變化。
- 人工智能輔助:深度學習模型通過粒度數據預測面團流變特性,實現工藝反向優化。
上一篇:焦末碎片率檢測下一篇:還原糖(以葡萄糖計)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
5
5
8
5
5
3
6
8
8
8
9
11
10
10
11
11
10
14
1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