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畸試驗檢測項目詳解
一、母體相關檢測
-
- 體重及攝食量:記錄妊娠期母體體重變化及食物消耗量,間接評估毒性對母體代謝的影響。
- 臨床觀察:包括活動狀態、毛發、呼吸、排泄物等異常,判斷母體中毒癥狀。
- 器官重量與病理檢查:解剖后測定肝臟、腎臟、脾臟等器官重量,觀察組織病理學變化(如壞死、炎癥)。
-
- 妊娠率與黃體數:評估受試物對母體受孕能力的影響。
- 著床數:統計子宮內胚胎著床點數量,反映胚胎早期存活情況。
二、胚胎/胎兒檢測
-
- 活胎數、死胎數、吸收胎數:計算胚胎死亡率及吸收率。
- 胎仔體重與體長:測量胎仔體重、頂臀長(Crown-Rump Length),評估整體發育遲緩。
- 性別比例:分析性別比例失衡是否與受試物相關。
-
- 外部畸形(肉眼及解剖顯微鏡觀察):
- 頭部畸形(無腦、腦膨出、小頭畸形)。
- 面部畸形(唇裂、腭裂、眼瞼閉合不全)。
- 四肢畸形(短肢、缺趾、多趾、關節異常)。
- 尾部畸形(短尾、卷尾)。
- 內臟畸形(Barrow染色法或顯微解剖):
- 心血管系統(室間隔缺損、大血管錯位)。
- 神經系統(脊柱裂、脊髓空洞)。
- 泌尿生殖系統(腎缺失、尿道下裂)。
- 骨骼畸形(茜素紅染色骨骼標本):
- 骨化延遲(顱骨、胸骨、指骨骨化點數減少)。
- 骨骼形態異常(肋骨分叉、椎骨融合、胸骨裂)。
- 外部畸形(肉眼及解剖顯微鏡觀察):
-
- 胎盤重量、形態(如血腫、鈣化)及組織結構異常。
三、數據分析與評估
-
- 劑量-反應關系:計算畸形發生率(%)、胎仔平均畸形數,判斷效應與劑量的相關性。
- 顯著性檢驗:通過t檢驗、卡方檢驗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如p<0.05為顯著)。
-
- 陽性判斷:畸形率顯著升高且存在劑量依賴性,或出現對照組未見的特異性畸形。
- 陰性判斷:畸形率與對照組無差異,且母體無明顯毒性(避免假陰性)。
四、試驗設計要點
-
- 常用物種:大鼠(OECD 414標準)、家兔(敏感性強)、小鼠。
- 給藥時間:覆蓋器官形成期(大鼠妊娠第6-15天,家兔第6-18天)。
-
- 高劑量:誘導母體輕度毒性(如體重下降≤10%)。
- 中/低劑量:評估無毒性效應水平(NOAEL)。
- 陽性對照:維生素A(致畸)或阿司匹林(骨骼異常)。
五、局限性及替代方法
- 種屬差異:動物結果外推至人類需謹慎(如沙利度胺在家兔中致畸,大鼠不敏感)。
- 替代技術:胚胎干細胞試驗(EST)、微生理體外模型(減少動物使用)。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7
7
15
12
13
13
14
17
12
18
13
13
16
19
19
20
18
17
21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