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衛生檢測
-
- 菌落總數:反映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
- 大腸菌群:指示食品是否受糞便污染(如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 致病菌檢測:如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高風險病原體。
-
- 重金屬殘留(鉛、砷、汞、鎘):長期攝入可能導致慢性中毒。
- 農藥殘留:尤其關注有機磷、擬除蟲菊酯類超標問題。
- 食品添加劑:檢測防腐劑、甜味劑(如苯甲酸、糖精鈉)是否符合國標。
-
- 檢測腐敗變質情況(如pH值、酸價、過氧化值)。
- 營養成分是否符合標簽標識(如蛋白質、脂肪含量)。
二、飲用水衛生檢測
-
- 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直接判定能否飲用)。
- 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等寄生蟲檢測。
-
- 重金屬(鉛、汞、六價鉻)。
- 硝酸鹽、亞硝酸鹽(過量可致嬰幼兒藍嬰綜合征)。
- 消毒副產物(三氯甲烷、溴酸鹽)。
-
- 渾濁度、色度、pH值、余氯含量(影響消毒效果)。
三、醫療機構衛生檢測
-
- 手術室空氣菌落數(靜態≤150 CFU/m³,動態≤450 CFU/m³)。
- 高頻接觸表面(門把手、儀器)的細菌總數。
-
- 壓力蒸汽滅菌的生物監測(嗜熱脂肪桿菌芽孢)。
- 紫外線燈輻照強度(不得低于70μW/cm²)。
-
- 醫療污水總余氯、糞大腸菌群是否達標。
- 銳器、感染性廢物的分類處置合規性。
四、公共場所衛生檢測
-
- PM2.5、甲醛、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
- 二氧化碳濃度(反映通風效率)。
-
- 風管內表面真菌總數、軍團菌檢測。
- 冷卻水中的嗜肺軍團菌(易引發呼吸道感染)。
-
- 床上用品、餐具的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
- 游泳池水的游離性余氯、尿素含量。
五、工業與實驗室衛生監測
-
- 潔凈車間懸浮粒子數(ISO 14644標準)。
- 有毒氣體(苯、氨)濃度檢測。
-
- 粉塵(矽塵、煤塵)濃度及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 噪聲強度、高頻電磁輻射值。
-
- 生物安全柜氣流速度與高效過濾器完整性。
- 病原微生物樣本的儲存與滅活合規性。
六、檢測流程與技術要求
- 采樣規范
- 隨機抽樣、無菌操作、冷鏈運輸(微生物樣本需4℃保存)。
- 檢測方法
- 國家標準法(如GB 4789系列食品微生物檢測)。
- 快速檢測技術(ATP生物熒光法、PCR病原體篩查)。
- 結果判定
- 對照《GB 5749-2022生活飲用水標準》《GB 15982-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等文件。
七、與建議
- 餐飲業:重點監控交叉污染(如刀具、砧板的微生物檢測)。
- 學校:增加直飲水機和課桌椅表面衛生抽查頻次。
- 制藥廠:嚴格管控潔凈區微生物及懸浮粒子。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7
7
13
12
13
13
14
17
12
17
13
13
16
19
19
20
18
17
21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