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密度檢測概述
檢測項目詳解
1. 經紗密度(經密)檢測
- 定義:單位長度(通常為1英寸或1厘米)內的經紗根數。
- 檢測方法:
- 手動計數法:使用織物分析鏡或放大鏡直接點數。
- 光學儀器法:通過數字顯微鏡或投影儀自動分析。
- 圖像處理技術:利用軟件對織物高清圖像進行紗線識別與統計。
2. 緯紗密度(緯密)檢測
- 定義:單位長度內的緯紗根數。
- 檢測方法:與經密檢測類似,需注意緯紗可能因織造工藝存在彎曲,需校正測量誤差。
3. 均勻性檢測
- 目的:評估織物不同區域的經緯密度一致性。
- 方法:選取多個代表性區域(如布邊、布中等)分別測量,計算變異系數(CV%)。
4. 紗線排列整齊度
- 檢測內容:檢查是否存在紗線錯位、重疊或間隙不均勻現象。
- 工具:高倍顯微鏡或數字圖像分析系統。
5. 紗線細度與密度關聯分析
- 結合指標:單位面積紗線覆蓋率(Tex/g/m²)。
- 意義:驗證紗線細度與密度是否匹配,避免織物過松或過緊。
6. 織物縮率影響檢測
- 后處理測試:檢測水洗、熱定型等工藝前后經緯密度的變化,評估縮水率對成品的影響。
檢測標準與規范
- 國際標準:
- ISO 7211-3:紡織品機織物密度的測定方法。
- ASTM D3775:美國材料試驗協會標準。
- 中國標準:
- GB/T 4668:機織物密度的測定。
- 行業標準:針對特殊織物(如醫用紡織品、產業用布)的定制化要求。
檢測流程
- 取樣預處理:裁剪代表性試樣,去除褶皺并恒溫恒濕平衡。
- 密度測量:根據標準選擇方法(如手動或儀器檢測)。
- 數據記錄:記錄各區域數值,計算平均值及偏差。
- 結果分析:對比標準值,判斷是否合格。
- 報告輸出:提供密度分布圖、均勻性評估及改進建議。
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 密度不均勻:
- 原因:織機張力不均或紗線質量差。
- 措施:校準設備、優化織造工藝。
- 紗線斷裂導致密度異常:
- 原因:紗線強力不足或織機故障。
- 措施:加強來料檢驗,定期維護設備。
- 緯斜或緯彎:
- 檢測方法:使用驗布機觀察紗線排列角度。
- 修正:調整整經和織造參數。
應用場景
- 質量控制:紡織廠生產過程監控。
- 產品驗收:貿易雙方依據合同標準檢驗。
- 研發改進:優化新型面料結構設計。
總結
上一篇:硬泡聚氨酯板的壓縮強度檢測下一篇:塑料卡釘的抗拉承載力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1
7
11
9
10
10
11
10
12
10
10
13
14
13
15
16
17
19
19
2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