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焊接熱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技術要求
一、概述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焊接熱沖擊測試
- 目的:模擬實際焊接時的高溫暴露,檢測材料的熱穩定性。
- 測試參數:
- 峰值溫度:通常為260℃±5℃(鉛焊)或288℃±5℃(無鉛焊)。
- 暴露時間:10~30秒(根據標準調整)。
- 方法:
- 將樣品浸入熔融焊料槽(波峰焊模擬)或通過回流焊爐。
- 使用熱風槍定點加熱(局部熱應力測試)。
- 判定標準:
- 外觀檢查:焊盤、基材無剝離、起泡、變色。
- 電性能測試:焊接后電氣連通性無退化。
2. 預處理與后處理
- 預處理:
- 老化處理:高溫存儲(如85℃/85%RH環境下48小時),評估材料吸濕后的耐熱性。
- 冷熱循環:-40℃~125℃循環,驗證材料抗熱疲勞能力。
- 后處理:
- 焊接后立即進行冷沖擊(如浸入低溫液體),檢測熱應力下的機械強度。
3. 焊盤與基材結合力測試
- 剝離強度測試:
- 使用拉力機測量焊盤與基材的剝離力(單位:N/mm)。
- 標準要求:IPC-6012規定銅箔剝離強度≥1.0 N/mm。
- 顯微結構分析:
- 切片觀察焊盤與基材界面是否有微裂紋、空洞等缺陷。
4. 焊點可靠性評估
- 潤濕性測試:
- 通過潤濕平衡法(Wetting Balance)測定焊料在材料表面的鋪展性。
- 判定潤濕時間(≤1秒為合格)和潤濕力曲線。
- 空洞率檢測:
- X射線檢測焊點內部空洞比例(通常要求<25%)。
5. 材料熱性能參數
- 玻璃化轉變溫度(Tg):
- 通過DSC(差示掃描量熱法)測定PCB基材的Tg值,Tg需高于焊接溫度。
- 熱膨脹系數(CTE):
- 測量材料在焊接高溫下的膨脹率,CTE不匹配會導致分層風險。
三、測試標準與規范
- 國際標準:
- IPC-TM-650:電子互連材料測試方法(熱應力章節)。
- IEC 61189-5:電子材料耐焊接熱測試流程。
- 行業規范:
- JIS C 6481:印制電路板耐熱性試驗方法。
- GB/T 4722(中國國標):印制電路板耐焊接熱試驗。
四、檢測設備與工具
- 焊接模擬設備:焊料槽、回流焊爐、熱風槍。
- 分析儀器:
- 光學顯微鏡(100~1000倍放大)。
- X射線檢測儀(用于焊點內部缺陷)。
- 拉力試驗機(剝離強度測試)。
五、常見失效模式與改進方向
- 典型失效:
- 基材分層、焊盤剝離、焊料潤濕不良。
- 改進措施:
- 選擇高Tg(>170℃)的PCB基材。
- 優化銅箔表面處理工藝(如OSP、ENIG)。
- 調整焊接參數(溫度曲線、預熱時間)。
六、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7
4
8
10
10
15
11
17
15
11
16
12
17
20
16
20
19
18
17
1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