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撓性印制板彎曲疲勞檢測的重要性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常規性能檢測(測試前基線驗證)
- 外觀檢查:觀察線路有無劃痕、基材分層、覆蓋膜破損。
- 電氣性能測試:通過導通測試(如四線法)和絕緣電阻測試(500V DC)驗證初始電氣性能。
- 尺寸精度:測量導線寬度、間距、孔徑等是否符合設計公差。
2. 彎曲疲勞專項檢測
(1) 動態彎曲疲勞測試
- 目的:模擬反復彎曲場景(如折疊屏手機每日開合)。
- 方法:
- 測試設備:采用伺服電機驅動的彎曲測試機,可設定彎曲角度(如180°)、速度(如20次/分鐘)和循環次數。
- 測試條件:
- 彎曲半徑(R值):通常為板厚的5~10倍(如R=1mm)。
- 循環次數:依據產品要求(如10萬次)。
- 監控參數:實時監測電阻變化,記錄斷裂前循環次數或電阻突增值(超過10%判定為失效)。
- 標準參考:IPC-6013D(撓性印制板性能規范)。
(2) 靜態彎曲保持測試
- 目的:評估長期固定彎曲狀態下的材料抗疲勞性。
- 方法:
- 將樣品彎曲至固定角度(如90°),保持24~168小時。
- 恢復后檢查線路是否斷裂、基材是否分層。
(3) 彎折壽命測試(折疊區域專項)
- 目的:針對折疊屏等高頻彎折場景,評估極限壽命。
- 方法:
- 使用精密夾具模擬折疊動作(如0°→180°→0°為1次循環)。
- 加速測試:增加彎曲頻率(如60次/分鐘),結合高溫(85℃)或低溫(-40℃)環境驗證極端條件下的性能。
(4) 扭轉疲勞測試
- 目的:評估復雜應力下的可靠性(如穿戴設備彎曲+扭曲場景)。
- 方法:
- 固定樣品兩端,施加周期性扭力(如±30°)。
- 檢測導線斷裂或絕緣層開裂情況。
3. 環境組合測試
- 溫濕度循環測試:在彎曲疲勞測試中疊加溫度(-40℃~125℃)和濕度(85% RH)沖擊,加速模擬老化效應。
- 鹽霧測試:驗證帶有金屬暴露區域的撓性板在腐蝕環境下的彎曲耐久性。
4. 失效分析
- 顯微觀察:使用SEM或光學顯微鏡分析斷裂點位置,確認失效模式(如銅箔疲勞斷裂 vs 膠層剝離)。
- 斷面分析:通過切片觀察裂紋擴展路徑,評估材料界面結合強度。
- 熱機械分析(TMA):檢測基材在彎曲應力下的熱膨脹系數變化。
三、檢測結果評估標準
- 電氣性能閾值:導通電阻變化率≤10%,絕緣電阻≥100MΩ。
- 機械性能閾值:
- 無可見裂紋或分層(依據IPC-A-610驗收標準)。
- 動態彎曲循環次數需達到設計壽命要求(如消費類產品≥5萬次)。
- 環境測試后:電氣與機械性能不可逆衰減≤20%。
四、測試注意事項
- 樣本代表性:至少選取5~10個樣品,涵蓋不同批次和關鍵區域(如彎折線附近)。
- 夾具設計:避免因夾具應力集中導致非測試區域損傷。
- 數據記錄:實時記錄循環次數、電阻值、溫濕度等參數,生成曲線圖輔助分析。
五、
- IPC-6013D《撓性印制板的 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 IEC 61215《光伏組件的彎曲測試方法》
- JIS C 5016《撓性印制電路板試驗方法》
上一篇:基極-發射極電壓之差檢測下一篇:整流二極管的標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4
15
14
15
20
15
16
16
13
18
15
13
14
19
19
22
19
17
20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