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目的
- 驗證器件耐壓能力:確保器件在額定電壓下不會發生擊穿失效。
- 評估工藝穩定性:通過批量抽樣檢測,驗證制造工藝是否達標。
- 失效分析:定位擊穿模式下器件的弱點(如材料缺陷、結構設計問題)。
二、核心檢測項目
1. 擊穿電壓(BVCBO)測試
- 方法:
- 將基極開路(懸浮),在集電極與基極之間施加反向電壓,逐步升高電壓直至電流驟增(擊穿)。
- 使用半導體參數分析儀(如Keysight B1500A)記錄擊穿點電壓值。
- 標準:
- 國際標準(JEDEC JESD77B)、國內標準(GB/T 4587)。
- 允許偏差范圍通常為標稱值的±5%。
2. 漏電流測試(Leakage Current)
- 目的:驗證擊穿前漏電流是否符合規格。
- 方法:
- 在接近擊穿電壓的90%時,測量反向漏電流(如1mA以下為合格)。
- 高溫(如125℃)環境下復測漏電流,驗證溫度對漏電的影響。
3. 溫度特性測試
- 目的:評估BVCBO隨溫度的變化規律。
- 方法:
- 在高低溫試驗箱中,分別在-55℃、25℃、150℃等溫度點測試擊穿電壓。
- 繪制BVCBO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分析器件的熱穩定性。
4. 重復性測試(Repeatability Test)
- 目的:驗證同一批次器件的參數一致性。
- 方法:
- 對同一批次隨機抽取10%~20%的樣品進行多次BVCBO測試,統計標準差。
- 若標準差超過5%,需排查工藝或材料問題。
5. 失效模式分析(Failure Mode Analysis)
- 常見失效模式:
- 燒毀(電流過載導致熱擊穿)。
- 軟擊穿(漏電流逐漸增大但未完全擊穿)。
- 分析方法:
- 使用顯微鏡、SEM或X射線檢查芯片內部的缺陷(如PN結損傷、金屬遷移)。
- 結合電特性測試結果,定位失效的物理位置(如基極邊緣電場集中區)。
6. 對比分析(Benchmarking)
- 目的:與競品或設計目標進行參數對比。
- 方法:
- 對比同類型器件的BVCBO參數,分析自身器件的優劣勢。
- 結合擊穿電壓與器件結構(如基區寬度、摻雜濃度),優化設計。
三、檢測設備與工具
- 高壓電源:輸出范圍需覆蓋器件額定電壓的1.5倍(如0~1000V)。
- 半導體參數分析儀:支持反向偏置測試模式,精度需達0.1%。
- 高低溫試驗箱:溫度范圍-65℃~200℃,控制精度±1℃。
- 防護裝置:防靜電手套、電流限流電阻(防止擊穿時過流損壞設備)。
四、注意事項
- 靜電防護:測試前需確保器件和測試環境無靜電干擾。
- 電壓爬升速率:推薦速率為10V/s,過快可能導致誤判。
- 失效安全:擊穿后立即切斷電源,避免器件持續過載。
- 數據記錄:需標注測試溫度、濕度及設備型號,確保結果可追溯。
五、
上一篇:正向電流傳輸比的靜態值檢測下一篇:連續性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0
28
19
21
23
22
19
27
20
18
19
17
16
15
17
14
14
15
14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