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和尺寸檢驗檢測:核心項目與應用解析
一、外觀檢測項目
1. 表面缺陷檢測
- 劃痕/凹痕:目視或光學設備檢查表面機械損傷。
- 裂紋/斷裂:重點檢測應力集中區域(如焊縫、棱邊)。
- 銹蝕/氧化:金屬部件在潮濕環境下的腐蝕情況。
- 毛刺/飛邊:注塑、沖壓件邊緣的殘留多余材料。
2. 顏色與光澤
- 色差:使用色差儀對比標準色板(ΔE值≤1.5為合格)。
- 光澤度:光澤度儀檢測噴涂、電鍍件反光均勻性。
3. 標識與印刷
- 標簽完整性:內容清晰度、位置偏差(±1mm)。
- 印刷質量:字符缺失、油墨暈染、條形碼可識別性。
4. 裝配與結構
- 部件缺失:核對BOM清單確認裝配完整性。
- 間隙/段差:鈑金件接縫≤0.5mm,觸感無刮手。
二、尺寸檢測項目
1. 基礎幾何尺寸
- 長度/寬度/高度:卡尺、千分尺測量公差±0.02mm。
- 直徑/孔徑:塞規、環規檢測通止規配合。
- 角度/弧度:角度尺、投影儀驗證設計參數。
2. 形位公差
- 平面度:大理石平臺+百分表檢測平面起伏(≤0.05mm/m²)。
- 圓度/圓柱度:三坐標測量機(CMM)分析軸類零件。
- 同軸度/對稱度:激光對中儀確保傳動部件對位精度。
3. 配合尺寸
- 孔軸配合:過盈/間隙配合實測值與圖紙比對。
- 螺紋檢測:螺紋規檢查螺距、中徑、牙型角。
三、檢測方法與工具
檢測方式 | 工具/設備 | 精度范圍 | 適用場景 |
---|---|---|---|
目視檢查 | 放大鏡、LED光源 | 肉眼分辨率約0.1mm | 快速篩查明顯缺陷 |
接觸式測量 | 卡尺、高度規、CMM | ±0.001~0.01mm | 高精度機加工件 |
光學非接觸測量 | 二次元影像儀、3D掃描儀 | ±0.005~0.03mm | 復雜曲面、精密電子元件 |
自動化檢測 | AOI(自動光學檢測)系統 | 0.02mm@10μm分辨率 | 大批量PCBA、半導體封裝 |
四、行業應用差異
-
- 外觀:漆面橘皮紋≤Grade 3(參照GM Std.)
- 尺寸:發動機缸體孔徑公差±0.005mm
-
- 外觀:屏幕無塵等級Class 1000潔凈室標準
- 尺寸:Type-C接口引腳共面度≤0.1mm
-
- 外觀:表面粗糙度Ra≤0.8μm(防止細菌滋生)
- 尺寸:骨科植入物三維偏差≤±50μm
五、質量控制要點
- 抽樣標準:依據GB/T 2828.1-2012制定AQL(可接受質量水平)。
- 環境控制:溫度23±2℃、濕度50±5%RH(避免熱脹冷縮誤差)。
- 數據追溯:MES系統記錄每批次檢測數據,實現SPC過程管控。
六、常見問題與對策
結語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1
17
13
15
14
19
16
13
18
18
17
16
20
15
16
18
15
21
17
1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