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尾纖的激光二極管發(fā)射源光束參數檢測技術
引言
一、檢測參數定義與意義
-
- 定義:垂直于光束傳播方向(X/Y軸)的光強分布半高全寬(FWHM),表征光束橫截面尺寸。
- 意義:影響聚焦光斑大小及能量密度,決定加工精度或通信信號穩(wěn)定性。
-
- 定義:光束在X/Y方向上的焦點位置差異(ΔZ),由激光二極管諧振腔非對稱性引起。
- 意義:導致光束橢圓化及發(fā)散角不對稱,降低光纖耦合效率與遠場光斑均勻性。
二、檢測方法與設備
1. 光束高度/寬度檢測
- CCD光束分析儀:
- 激光經衰減片后投射至CCD靶面,軟件提取光強分布曲線(圖1)。
- 計算X/Y方向FWHM,精度可達±1μm。
- 刀口掃描法:
- 移動刀口遮擋光束,通過光功率計記錄光強衰減曲線,微分求解束寬。
- 適用于高功率激光,避免CCD飽和損傷。
- 衰減片需滿足OD2-OD4,確保CCD線性響應。
- 多次采樣消除機械振動誤差。
2. 像散檢測
方法 | 原理 | 精度 | 適用場景 |
---|---|---|---|
移動刀口法 | 沿Z軸移動刀口,記錄X/Y方向束寬最小值位置 | ±5μm | 實驗室高精度測量 |
波前傳感器法 | 使用Shack-Hartmann傳感器直接獲取波前曲率 | ±2μm | 實時在線檢測 |
遠場光斑法 | 分析遠場光斑橢圓率,反推像散量 | ±10μm | 快速定性評估 |
- 激光器固定于平移臺,刀口與功率計同軸移動。
- 記錄X方向束腰位置Z?(最小束寬點)。
- 旋轉刀口90°,重復步驟2得Y方向束腰位置Z?。
- 像散量ΔZ = |Z? - Z?|,需補償透鏡像差影響。
三、檢測環(huán)境與誤差控制
-
- 溫度:23±1℃,濕度<50%,避免熱膨脹導致光路偏移。
- 隔振平臺:RMS振動<0.1μm,抑制機械噪聲。
-
- 裝調誤差:采用自準直儀校準光路同軸度,偏差<0.1mrad。
- 散粒噪聲:CCD積分時間>100ms,提升信噪比至40dB以上。
- 衍射效應:使用4×顯微物鏡放大束腰,降低邊緣衍射干擾。
四、行業(yè)標準與案例分析
-
- ISO 11146-1: 激光束寬度、發(fā)散角及M²因子測量標準。
- IEC 61215: 半導體激光器像散測試規(guī)范。
-
- 光通信模塊檢測:某25Gbps DFB-LD模塊因像散超標(ΔZ=8μm),導致光纖耦合損耗增加1.2dB。經重新校準諧振腔后,ΔZ降至2μm,滿足GR-468-CORE標準。
- 激光焊接質量控制:通過在線監(jiān)測光束寬度波動(±3%以內),確保焊縫深度一致性提升15%。
五、未來技術趨勢
- 集成化檢測系統(tǒng):將高度/寬度/像散檢測整合至單一光學平臺,支持自動化報告生成。
- AI輔助分析:基于深度學習的光斑圖像處理,實現亞像素級參數提取。
- 非接觸式實時監(jiān)測:開發(fā)MEMS微鏡掃描技術,適應高速產線(>1000pcs/hr)需求。
- 圖1. CCD光強分布及束寬計算示意圖
- 表1. 不同像散檢測方法性能對比
- 圖2. 像散引起的光斑橢圓化效應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4
17
10
11
14
12
11
11
16
15
14
19
10
17
17
18
19
18
21
1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