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背景與意義
二、檢測核心項目與步驟
1. 檢測設備與條件準備
- 儀器設備:
- 高精度數字源表(如Keysight B2900系列)或可調直流電源+微安表。
- 晶體管測試夾具(確保基極與發射極可靠短路)。
- 恒溫箱(測試高溫環境下ICES的變化)。
- 靜電防護設備(防靜電手套、工作臺)。
- 測試條件:
- 環境溫度:通常選擇常溫(25℃)及器件規格書中的最高工作溫度(如125℃)。
- 集電極-發射極電壓(VCE):設置為器件規格書規定的最大值(如30V、50V)。
2. 檢測電路連接
3. 檢測步驟詳解
- 關閉電源,連接晶體管并確認短路可靠。
- 設置VCE為規格書標稱的測試電壓(如30V)。
- 設置電流表量程為微安級(如0-100μA)。
- 開啟電源,緩慢升高VCE至目標值,記錄穩定后的ICES值。
- 重復3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少誤差。
- 將器件放入恒溫箱,升溫至目標溫度(如125℃)并穩定10分鐘。
- 重復步驟2,記錄高溫下的ICES值。
- 將實測ICES與規格書中的最大值對比。
- 若實測值≤規格書限值,判定為合格;反之則需分析失效原因。
4. 關鍵檢測項目列表
檢測項目 | 測試條件 | 合格標準 |
---|---|---|
ICES常溫值 | VCE=30V, T=25℃ | ≤1μA(示例值) |
ICES高溫值 | VCE=30V, T=125℃ | ≤10μA(示例值) |
電壓依賴性 | VCE=10V~50V,步進10V | ICES隨電壓線性增長≤20% |
三、注意事項與誤差分析
- 接觸電阻影響:基極-發射極短路不良會導致測量值偏高,需使用低阻夾具。
- 溫度穩定性:高溫測試時需等待溫度充分穩定,避免熱漂移誤差。
- 靜電防護:高阻狀態下晶體管易受靜電損傷,操作時需全程防靜電。
- 儀器校準:定期校準電流表和電壓源,確保微安級精度。
四、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五、
- ICES(B-E短路) vs. ICEO(B開路):ICES通常遠小于ICEO,因基極短路抑制了少數載流子注入效應。
- ICES vs. ICESUS(B-E反偏):ICESUS測試中基極-發射極施加反向偏壓,漏電流可能進一步降低。
上一篇:LED燈珠環境試驗檢測下一篇:Q值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1
14
17
21
21
17
17
16
13
16
18
14
12
16
14
17
16
16
15
1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