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條件下最大漏泄或截止電流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解析
引言
一、檢測的重要性
-
- 靜態功耗激增,縮短電池壽命(如物聯網設備)。
- 熱失控:漏電流引發焦耳熱,進一步升溫形成正反饋循環。
- 邏輯錯誤:CMOS電路因漏電流導致噪聲容限降低。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最大漏泄電流測試(常溫 vs 高溫)
- 目的:量化溫度對漏電流的影響,驗證器件是否符合規格書指標(如IDSS@25°C/150°C)。
- 測試條件:
- 溫度范圍:25°C(常溫)至器件最高結溫(如175°C)。
- 偏置電壓:施加額定工作電壓(如MOSFET的VDS=5V)。
- 步驟:
- 將樣品置于高低溫試驗箱,升溫至目標溫度并穩定30分鐘。
- 使用源測量單元(SMU)施加偏置電壓,記錄穩態漏電流。
- 對比常溫與高溫數據,計算溫度系數。
- 設備:Keysight B1500A半導體分析儀、Thermotron溫箱。
2. 高溫截止電流測試
- 適用場景:二極管/晶體管的反向截止狀態(如IGBT的關斷態)。
- 關鍵參數:反向電流IR@Tj(max),需低于數據手冊限值(如1μA@150°C)。
- 測試要點:
- 確保器件完全關斷(如MOSFET的VGS=0V)。
- 消除測試系統寄生電流(采用屏蔽電纜、四線制測量)。
3. 溫度循環下的漏電流穩定性
- 目的:評估器件在熱應力下的可靠性(如車載電子需通過-40°C~150°C循環)。
- 方法:
- 執行JEDEC JESD22-A104標準循環(100次循環,速率15°C/min)。
- 每10次循環后測量漏電流,分析漂移趨勢。
- 失效判定:漏電流增幅超過20%或絕對值超標。
4. 長期高溫老化測試
- 流程:
- 在125°C下持續施加工作電壓1000小時。
- 每小時記錄漏電流,繪制I-t曲線。
- 數據分析:
- 若電流呈指數增長,可能預示氧化層缺陷(如柵氧擊穿前兆)。
- 合格標準:老化后漏電流變化率≤10%(參考AEC-Q100標準)。
5. 多電壓偏置下的漏電流特性
- 測試矩陣:
電壓(V) 溫度(°C) 漏電流(A) Vnom 25/125 ... 1.2×Vnom 25/125 ... - 用途:確定器件的安全電壓裕度,預防過壓導致的雪崩擊穿。
三、影響因素與優化方向
- 材料選擇:
- 寬禁帶半導體(SiC、GaN)的高溫漏電流比硅基器件低3個數量級。
- 封裝工藝:
- 氣密封裝可減少濕度對漏電流的疊加效應(如85°C/85%RH測試)。
- 測試誤差控制:
- 使用Guard Ring技術消除表面泄漏路徑。
- 校準溫箱熱分布,確保樣品表面溫差<±1°C。
四、行業標準與案例
- 標準參考:
- JEDEC JESD22-A108D:高溫存儲壽命測試(HTSL)。
- MIL-STD-750:方法1021.1(晶體管漏電流測試)。
- 案例分析: 某車企IGBT模塊在150°C下漏電流超標,檢測發現鍵合線熱膨脹導致接觸電阻增大。改進封裝材料后,漏電流降低至2μA以下。
五、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滿輸出電壓幅度的上限頻率檢測下一篇:小信號截止頻率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4
10
9
15
15
13
18
15
13
15
16
17
15
20
17
19
27
16
19
2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