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發射-電流法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解析
一、傳導發射-電流法的基本原理
- 共模電流:干擾電流沿所有導線同方向流動,通過寄生電容耦合到地。
- 差模電流:干擾電流在導線之間形成環路,由電路工作電流直接產生。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測試要點
1. 電源線傳導發射測試
- 檢測對象:設備電源輸入端(交流/直流)。
- 頻率范圍:150kHz~30MHz(部分標準擴展至9kHz)。
- 測試模式:
- 共模干擾:測量每根相線與參考地之間的電流。
- 差模干擾:測量相線之間的電流差。
- 限值依據:CISPR 32(多媒體設備)、CISPR 11(工業設備)等。
- 特殊要求:需在設備滿負載、待機、開關機瞬態等多種工況下測試。
2. 信號/控制線傳導發射測試
- 檢測對象:數據線、通信線(如USB、以太網)、控制接口等。
- 頻率范圍:150kHz~30MHz(部分高速接口需擴展至1GHz)。
- 測試要點:
- 使用電流探頭夾持線纜,測量單根或束狀導線的干擾電流。
- 區分工作信號與噪聲,需屏蔽無關干擾源。
- 典型標準:CISPR 25(汽車電子)、EN 55032(音視頻設備)。
3. 峰值、準峰值與平均值檢測
- 峰值檢測(Peak):捕捉瞬時最高干擾電平,用于快速篩查。
- 準峰值檢測(QP):加權評估脈沖干擾對廣播通信的影響。
- 平均值檢測(Average):分析連續噪聲的平均水平。
- 應用場景:不同標準對檢測結果的判定方式不同。例如,CISPR標準通常要求QP和Average值均低于限值。
4. 窄帶與寬帶干擾區分
- 窄帶干擾:離散頻譜(如時鐘諧波),需定位具體電路(如開關電源、晶振)。
- 寬帶干擾:連續頻譜(如電機換向噪聲),需優化濾波設計。
- 判定方法:通過頻譜儀分辨率帶寬(RBW)調整,觀察信號幅值變化。
5. 多端口設備的分時測試
- 適用場景:多路電源或復雜接口設備(如服務器、工業控制器)。
- 測試方法:依次對各端口進行測試,避免信號串擾。
- 記錄要求:標注被測線纜類型、端口編號及工作狀態。
6. 環境噪聲驗證
- 測試步驟:關閉被測設備(EUT),測量背景噪聲。
- 合格標準:背景噪聲至少低于限值6dB,否則需改進屏蔽環境。
三、檢測設備與布置要求
-
- 電流探頭(頻響覆蓋檢測范圍)。
- 電磁兼容接收機或頻譜分析儀。
- 校準信號源(確保探頭系數準確)。
- 參考接地平面(如金屬桌)及去耦網絡(LISN)。
-
- 被測線纜平鋪于接地平面,長度符合標準(如1m)。
- 電流探頭距EUT接口的距離通常為0.1m,避免近場耦合影響。
四、典型問題與對策
五、應用領域與合規意義
- 工業設備:確保變頻器、PLC等不影響電網質量。
- 醫療電子:防止設備相互干擾(如YY 0505標準)。
- 汽車電子:滿足CISPR 25車載電子抗擾度要求。
- 消費電子:通過FCC Part 15、CE認證,進入國際市場。
六、結語
上一篇:彈簧盤強度試驗檢測下一篇:大電流注入(BCI)試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9
13
7
14
9
14
13
18
13
14
18
13
12
13
17
15
17
16
19
1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