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背景與意義
- 工藝優化:監控菌體生長曲線,調整發酵條件(溫度、pH、溶氧等)。
- 質量控制:確保終產品符合純度、濃度及雜質殘留標準。
- 成本控制:避免核酸降解或過度發酵,降低資源浪費。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總核酸含量測定
-
- 原理:核酸在260 nm處有特征吸收峰,通過吸光度(A260)計算濃度(1 OD≈50 μg/mL雙鏈DNA或40 μg/mL RNA)。
- 步驟:離心去除菌體→上清液稀釋→測定A260值→扣除背景干擾(如蛋白質A280)。
- 優點:快速、成本低。
- 局限性:易受蛋白質、色素等雜質干擾。
-
- 原理:熒光染料(如SYBR Green、PicoGreen)與核酸結合后發射熒光,強度與核酸濃度正相關。
- 步驟:樣品裂解→染料孵育→熒光檢測(激發/發射波長匹配)。
- 優點:靈敏度高(可達pg級),抗干擾能力強。
2. RNA與DNA區分檢測
- 酶解法:
- 步驟:使用RNase或DNase特異性降解RNA/DNA,剩余核酸通過UV法或熒光法測定。
- 舉例:RNase處理后,剩余DNA濃度=總核酸 - RNA濃度。
- HPLC法:
- 原理:基于核酸分子量差異進行色譜分離,通過保留時間區分RNA與DNA。
- 優點:高分辨率,可同時檢測多種核酸組分。
3. 微生物生物量關聯檢測
- 細胞干重(DCW):離心收集菌體→干燥稱重。
- OD600值:通過濁度法快速估算活菌濃度。
4. 代謝副產物檢測
- 高效液相色譜(HPLC):精確分析有機酸種類及濃度。
- 生化試劑盒:如乙酸、乳酸檢測試劑盒(比色法)。
5. 核酸純度檢測
- A260/A280比值:純DNA≈1.8,純RNA≈2.0;若<1.6提示蛋白質污染。
- 瓊脂糖凝膠電泳:觀察核酸條帶完整性,檢測降解或片段化。
三、檢測流程關鍵注意事項
- 樣品預處理:
- 及時滅活發酵液中的核酸酶(如加入EDTA)。
- 離心除去菌體及顆粒物(建議10,000×g,10 min)。
- 標準曲線校準:每次檢測需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品(如λ-DNA)建立標準曲線。
- 數據校正:對高濃度樣品需稀釋至線性檢測范圍內,避免吸光度值超出儀器線性區間。
四、應用場景
- 醫藥行業:疫苗生產中微生物DNA殘留檢測(如《中國藥典》要求)。
- 食品工業:酵母抽提物中RNA含量測定(調味品增鮮劑)。
- 合成生物學:工程菌株核酸合成效率評估。
五、總結
- 《微生物發酵過程中代謝產物分析技術》(專著)
- ISO 21571:2005 食品中核酸提取與定量標準
- 熒光定量PCR在核酸實時監測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上一篇:元素分析(鈷、砷、銀、鎘、汞、鉛、鉻、鋅)檢測下一篇:硅量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1
19
12
18
22
20
14
20
13
16
12
15
20
15
18
25
24
25
24
2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