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復合材料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技術解析
一、物理性能檢測
-
- 檢測意義:孔隙率直接影響材料的力學強度、熱導率和抗氧化性。
- 方法: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ASTM D792)測量表觀密度,結合壓汞法或顯微CT掃描分析孔隙分布及連通性。
-
- 檢測內容:碳纖維排布方向、基體碳的致密性、界面結合狀態。
- 方法:掃描電鏡(SEM)觀察斷口形貌,拉曼光譜分析碳結構的石墨化程度。
二、力學性能檢測
-
- 測試標準:ASTM C1275(拉伸)、ASTM C695(壓縮)。
- 要點:需區分平行于纖維方向(縱向)和垂直方向(橫向)的強度差異。
-
- 三點彎曲試驗:評估材料抗彎模量和斷裂韌性。
- 層間剪切強度:通過短梁剪切試驗(ASTM D2344)檢測纖維與基體界面結合強度。
三、熱學性能檢測
-
- 方法:激光閃射法(ASTM E1461)測量熱擴散率,計算熱導率;熱機械分析儀(TMA)測定熱膨脹系數(CTE)。
-
- 檢測條件:在空氣環境中,模擬材料在800~1200℃的氧化行為。
- 指標:氧化失重率、表面形貌變化(SEM分析氧化坑洞)。
四、化學分析
-
- 檢測項目:碳純度(>99%)、金屬雜質(Fe、Na等)、游離硅含量。
- 方法:X射線熒光光譜(XRF)、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MS)。
-
- 技術: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分析纖維-基體界面化學鍵類型(C-C鍵或弱結合)。
五、缺陷與損傷檢測
-
- X射線斷層掃描(CT):檢測內部裂紋、分層、孔隙聚集等缺陷。
- 超聲波檢測:通過聲速衰減評估材料內部均勻性。
-
- 紅外熱像法:利用熱激勵檢測近表面裂紋。
- 滲透檢測:熒光滲透劑顯示表面微裂紋。
六、應用場景專項檢測
-
- 耐燒蝕性:高溫燃氣流沖刷試驗(模擬火箭發動機環境)。
- 抗熱震性:急速升溫-冷卻循環測試(如從2000℃驟冷至室溫)。
-
- 摩擦性能:慣性臺架試驗測定摩擦系數、磨損率(GB/T 29063-2012)。
- 熱衰退性:連續制動后摩擦系數的穩定性。
-
- 中子屏蔽性能:中子通量衰減測試(需結合含硼碳纖維改性分析)。
七、檢測難點與挑戰
- 各向異性:需針對材料各向異性設計多方向檢測方案。
- 極端環境模擬:高溫、氧化、輻射等多因素耦合測試設備開發。
- 復雜結構評估:如三維編織C/C復合材料的內部缺陷定位。
- 《航天用碳碳復合材料檢測規范》(GB/T 34534-2017)
- 碳碳復合材料界面改性對力學性能的影響(J. Mater. Sci. Technol., 2022)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混凝土內鋼筋位置檢測下一篇:抗凍等級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2
10
15
9
17
14
12
7
6
21
12
14
17
16
20
17
19
17
19
2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