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貫入試驗(SPT)檢測項目詳解
一、核心檢測項目
-
- N值分層:根據貫入阻力(N值)的突變點,劃分不同土層界面。例如,砂土層與黏性土層的N值差異顯著。
- 土類判別:結合鉆孔取樣,通過N值輔助判斷土類。例如:
- 砂土:N值隨密實度增加而升高(松散砂N=4-10,密實砂N>30)。
- 黏性土:N值通常較低(軟黏土N=2-4,硬黏土N=8-15)。
-
- 砂土密實度分級:根據N值將砂土分為松散、中密、密實等狀態(表1)。
N值范圍 密實度等級 工程特性 N≤10 松散 低承載力,易液化 10<N≤30 中密 中等承載力 N>30 密實 高承載力 - 黏性土狀態判定:結合N值與含水率,區分軟塑、可塑、硬塑狀態。
- 砂土密實度分級:根據N值將砂土分為松散、中密、密實等狀態(表1)。
-
- 經驗公式推算:利用N值與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的經驗關系,例如:
- 砂土:fak(kPa)= 10.5N(Terzaghi公式)
- 黏性土:fak(kPa)= 8N(適用于N≤15的粉質黏土)。
- 規范參考:中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中提供不同土類的N值-承載力對照表。
- 經驗公式推算:利用N值與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的經驗關系,例如:
-
- 液化判別:通過N值與地震烈度、地下水位深度等參數,計算液化臨界貫入擊數(Ncr)。若實測N值<Ncr,判定為液化土層。
- 案例應用:在地震設防區,SPT用于繪制場地液化勢分布圖,指導地基加固。
-
- 壓縮模量(Es):黏性土的Es可通過Es=2.5N(MPa)初步估算。
- 砂土相對密度(Dr):Dr=√(N/60)×100%,用于評估沉降潛力。
-
- 內摩擦角(φ):砂土φ≈15+0.6N(度)。
- 變形模量(E0):E0=2~4N(MPa),用于有限元數值模擬。
二、試驗設備與操作要點
-
- 貫入器:對開管式取樣器(外徑51mm,內徑35mm)。
- 落錘系統:63.5kg穿心錘,自由落距76cm。
- 鉆桿組件:需保證垂直度誤差<1.5°。
-
- 預鉆孔至測試深度,清孔后垂直貫入貫入器。
- 記錄每30cm貫入度的錘擊數(前15cm為預打,后15cm的擊數為實測N值)。
- 重復試驗間隔≥1m,避免土層擾動影響。
三、數據修正與注意事項
-
- 桿長修正:當鉆桿長度>3m時,需按規范修正N值(N=α·N',α為修正系數)。
- 地下水修正:對飽和粉細砂層,N值需根據有效上覆壓力調整。
-
- 鉆孔護壁防止塌孔,確保貫入器清潔無堵塞。
- 落錘需嚴格自由下落,避免繩索摩擦或偏心撞擊。
四、典型應用場景
- 建筑工程:多層建筑地基持力層選擇,樁基端阻力估算。
- 道路工程:路基填土壓實度驗收,軟基處理效果檢測。
- 地震工程:液化勢評估,抗震設計參數確定。
- 邊坡工程:滑帶土強度參數反演,穩定性分析。
五、局限性及與其他方法的結合
結語
上一篇:鋼襯接觸灌漿質量檢測下一篇:彎沉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9
13
15
15
16
22
17
15
18
20
19
18
19
16
17
16
18
18
22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