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檢測項目
-
- 檢測目的:確認鋼襯與混凝土之間是否存在未填充的空隙。
- 檢測方法:
- 敲擊法:通過人工或機械敲擊鋼襯表面,根據聲音差異(清脆聲為密實區,沉悶聲為空腔區)初步判定空腔位置。
- 超聲波檢測:利用超聲波在鋼襯和混凝土中的傳播速度差異,通過接收信號的反射波特征判斷是否存在脫空。
- 沖擊回波法:通過沖擊產生的應力波在鋼襯與混凝土界面的反射特性分析空腔深度和范圍。
-
- 檢測目的:評估灌漿材料填充的均勻性和密實程度。
- 檢測方法:
- 鉆孔取芯法:在懷疑區域鉆孔取樣,直接觀察漿液填充情況及芯樣完整性。
- 地質雷達(GPR):通過高頻電磁波掃描鋼襯與混凝土界面,分析反射信號圖像中的分層異常。
-
- 檢測目的:驗證鋼襯與混凝土間的粘結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 檢測方法:
- 拉拔試驗:在鋼襯表面粘貼拉拔頭,通過液壓裝置施加拉力直至破壞,記錄極限拉拔力。
- 剪切試驗:對鉆孔取芯后的試樣進行剪切測試,測定界面抗剪強度。
-
- 檢測目的:確保灌漿材料(如水泥基漿液、環氧樹脂等)的物理性能和化學穩定性。
- 檢測內容:
- 漿液流動性、凝結時間、膨脹率(微膨脹漿液需重點檢測)。
- 固化后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及耐久性(如抗滲性、抗凍性)。
-
- 檢測目的:預防施工缺陷,確保灌漿工藝合規。
- 監控要點:
- 灌漿壓力、注漿速度及漿液注入量。
- 灌漿孔布置間距、排氣孔通暢性及封孔質量。
二、檢測標準與技術規范
-
- 國內標準:
- 《水工建筑物鋼襯接觸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 5017)
- 《水電水利工程壓力鋼管制造安裝及驗收規范》(DL/T 5017)
- 《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取芯規程》(SL 320)
- 國際參考:
- ASTM C803/C803M(灌注材料的貫入阻力測試)
- ISO 1920-8(混凝土非破損檢測)
- 國內標準:
-
- 空腔面積:單處空腔面積不得超過鋼襯表面積的1%,且總空腔率≤3%。
- 粘結強度:不低于設計值的80%(通常≥1.5MPa)。
- 密實度:灌漿區超聲速波衰減率≤10%,或沖擊回波信號無明顯異常。
三、常見問題與處理措施
- 局部脫空或密實度不足
- 處理措施:二次灌漿補強,鉆孔注漿后復檢。
- 粘結強度不達標
- 處理措施:清除松散漿體,界面打磨后重新灌漿,或采用環氧樹脂加固。
- 漿液材料性能缺陷
- 處理措施:調整配合比(如添加膨脹劑),或更換合格灌漿材料。
四、齊全檢測技術應用
- 三維激光掃描:通過高精度點云模型分析鋼襯變形及空腔分布。
- 聲發射監測:實時捕捉灌漿固化過程中的微破裂信號,評估整體粘結質量。
- 紅外熱成像:利用溫差檢測鋼襯與混凝土界面的脫空區域。
五、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支護樁體水平位移檢測下一篇:標準貫入(擊數)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5
20
20
19
17
20
22
19
21
19
20
25
20
25
19
19
29
21
19
2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