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水率檢測的核心項目
-
- 定義:復水率指樣品復水后質量與干燥前原始質量(或干基質量)的百分比。
- 公式: 復水率(%)=復水后質量−干制品質量干制品質量×100%復水率(%)=干制品質量復水后質量−干制品質量?×100%
- 方法:將干制品浸泡于規定溫度、時間的純水中,瀝干后稱重,計算復水率。
-
- 目的:評估樣品在不同時間段的吸水效率,反映其孔隙結構和親水性。
- 方法:記錄樣品在復水過程中不同時間點(如5min、15min、30min)的質量變化,繪制吸水動力學曲線。
-
- 檢測內容:觀察復水后樣品的形態(如蔬菜的完整性、中藥材的褶皺恢復)是否接近原始狀態。
- 方法:采用圖像分析技術(如掃描電鏡、光學顯微鏡)或人工感官評分,量化體積膨脹率、表面光滑度等參數。
-
- 適用行業:食品、中藥材、生物制品等。
- 檢測項:復水后樣品中維生素、蛋白質、多糖等活性物質的含量變化,對比干燥前數據。
- 意義:驗證干燥工藝對功能成分的破壞程度。
-
- 指標:顏色、質地、口感、氣味等。
- 方法:由專業評審小組依據標準(如ISO 13299)進行評分,或使用質構儀(TPA測試)量化硬度、彈性等參數。
-
- 適用場景:食品、醫藥等對衛生要求高的領域。
- 檢測項:復水后樣品中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等微生物指標,確保復水過程未引入污染。
-
- 目的:檢測復水后液體中是否有溶解的雜質(如礦物質、色素、鹽分),判斷干制品是否發生成分流失。
- 方法:通過滴定法、光譜法(如ICP-MS)或電導率測定進行分析。
-
- 內容:同一批次樣品多次復水的穩定性驗證,確保生產工藝一致性。
二、行業應用中的檢測側重點
-
- 核心項目:復水率、感官評價、微生物檢測。
- 特殊要求:需符合GB 5009.3《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等國家標準。
-
- 核心項目:有效成分保留率、形態恢復度、復水液電導率(判斷雜質溶出)。
- 參考標準:《中國藥典》中“飲片水分測定法”。
-
- 核心項目:吸水速率、最大吸水倍率、循環吸水穩定性。
- 方法:ASTM D570(塑料吸水性能測試標準)。
三、檢測注意事項
-
- 控制水溫(通常20~25℃)、水質(去離子水)、浸泡時間(根據產品特性設定)。
- 瀝水條件統一(如離心轉速、靜置時間)。
-
- 溫濕度穩定(避免復水過程中水分蒸發影響精度)。
-
- 定期校驗天平、溫度計、pH計等儀器。
四、總結
上一篇:(花生酸+山崳酸)/總脂肪酸檢測下一篇:復合磷酸鹽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5
20
16
16
21
25
19
20
21
27
20
19
18
25
22
24
21
17
22
2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