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空氣過濾裝置檢測項目詳解
一、核心檢測項目
1. 過濾效率(Filtration Efficiency)
- 檢測目的:衡量過濾器對不同粒徑顆粒物的截留能力。
- 測試方法:
- 粒子計數法:使用氣溶膠發生器(如DEHS、NaCl或PAO)生成特定粒徑顆粒,通過上游和下游的粒子計數器對比濃度差。
- 光度計法:適用于大流量檢測,通過光散射原理計算效率。
- 標準依據:
- EN 1822-1(歐洲標準):測試MPPS(最易穿透粒徑,通常0.1~0.3μm)。
- GB/T 6165-2021(中國國標):分級效率測試(H11
H14, U15U17)。
- 關鍵參數:過濾效率≥99.95%(H13級)至≥99.9995%(U17級)。
2. 阻力(壓降,Pressure Drop)
- 檢測目的:評估過濾器對氣流的阻礙程度,影響能耗與壽命。
- 測試方法:在額定風量下,測量過濾器前后壓差(如500Pa以內為合格)。
- 標準依據:ISO 16890-2016或ASHRAE 52.2。
3. 完整性測試(Integrity Test)
- 檢測目的:檢查濾材、密封框架及邊框是否存在泄漏。
- 測試方法:
- 掃描法:使用氣溶膠(如PAO/DOP)與光度計探頭,逐點掃描過濾器表面,泄漏率≤0.01%為合格。
- 全效率法:整體測試過濾器的總泄漏量。
- 適用場景:無菌車間、半導體廠等對密封性要求極高的環境。
4. 容塵量(Dust Holding Capacity)
- 檢測目的:衡量過濾器在失效前可承載的顆粒物總量。
- 測試方法:持續注入標準試驗粉塵(如ASHRAE粉塵),直至壓降達到初始值的2倍。
- 標準依據:GB/T 14295-2019(空氣過濾器)。
5. 氣流均勻性(Airflow Uniformity)
- 檢測目的:確保過濾器表面氣流分布均勻,避免局部超負荷。
- 測試方法:使用風速儀多點測量過濾器出風面的風速,偏差應≤±15%。
二、特殊環境附加測試
1. 耐高溫/耐濕性測試
- 檢測目的:驗證過濾器在高溫(如80℃以上)或高濕環境(RH≥85%)下的穩定性。
- 測試方法:恒溫恒濕箱中持續運行72小時,檢測效率與結構是否變形。
2. 抗化學腐蝕性
- 檢測目的:適用于化工或實驗室場景,測試濾材對酸堿蒸汽的耐受性。
- 測試方法:暴露于指定濃度化學試劑中,觀察濾材劣化程度。
3. 振動與機械強度
- 檢測目的:模擬運輸或長期運行中的振動對過濾器結構的影響。
- 測試方法:依據ISTA 3A標準進行振動臺測試,檢測密封膠開裂或框架變形。
三、檢測流程與設備
- 預處理:過濾器需在標準溫濕度(25℃, 50% RH)下平衡24小時。
- 檢測設備:
- 氣溶膠發生器(如Laskin噴嘴)
- 激光粒子計數器(如CLiMET)
- 壓差傳感器(如Dwyer)
- 掃描檢漏系統(如ATI TDA-5H)
- 數據分析:過濾效率曲線、壓降-時間曲線、泄漏點坐標圖等。
四、常見失效原因與改進方向
- 效率不達標:濾材均勻性差、纖維直徑偏差或駐極體電荷衰減。
- 泄漏問題:密封膠老化、邊框焊接缺陷或安裝不當。
- 壓降過高:濾材過度致密或容塵量飽和。
五、行業標準與認證
- 國際標準:ISO 29463(替代EN 1822)、IEST RP-CC034.3。
- 國內認證:CMA/ 資質實驗室檢測報告。
- 行業應用:FDA cGMP(制藥)、ISO 14644-1(潔凈室分級)。
六、
- EN 1822-1:2019《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和ULPA)》
- GB/T 6165-2021《高效空氣過濾器性能試驗方法》
- ISO 16890-2016《一般通風用空氣過濾器測試標準》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獨立通風籠具 (IVC)檢測下一篇:煤基活性炭用煤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