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井用銑鞋及磨鞋的檢測項目與技術要點
一、外觀檢測
-
- 通過目視或放大鏡觀察工具表面是否存在裂紋、凹坑、剝落、銹蝕等缺陷。
- 重點關注切削齒(如PDC復合片、硬質合金齒)的完整性,檢查是否出現崩刃、脫落或過度磨損。
- 檢查焊縫區域是否有氣孔、裂紋或其他焊接缺陷。
-
- 確認銑鞋/磨鞋的輪廓是否符合設計圖紙,是否存在因使用導致的變形。
- 檢查導向部位的對稱性,防止偏心導致井下工具偏磨。
二、尺寸精度檢測
-
- 使用精密卡尺或激光測徑儀測量工具外徑(OD)和內徑(ID),確保尺寸符合公差要求(通常±0.5mm)。
- 對比原始設計規格,判定是否因磨損超出允許極限。
-
- 檢查API或特殊螺紋(如梯形螺紋)的螺距、齒高、錐度是否符合標準(如API 5B)。
- 使用螺紋規或三坐標測量儀驗證螺紋的嚙合精度,避免井下脫扣風險。
三、材料性能檢測
-
- 采用洛氏硬度計(HRC)或布氏硬度計(HB)測量基體材料和耐磨層的硬度。
- 基體鋼體硬度通常要求HRC 28-35,耐磨層(如碳化鎢噴涂層)需達到HRC 60以上。
-
- 通過光譜分析儀驗證材料成分(如4140合金鋼、316L不銹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避免雜質元素導致脆性斷裂。
四、耐磨層及切削齒檢測
-
- 使用超聲波測厚儀或金相切片法測量表面耐磨層厚度,確保涂層厚度≥0.5mm且分布均勻。
- 重點關注刃口區域的涂層結合強度,避免井下作業中剝落。
-
- 通過敲擊法或聲發射檢測判斷切削齒與基體的結合是否牢固。
- 對燒結型PDC齒進行X射線探傷,排查內部空洞或分層缺陷。
五、動平衡測試
- 對于高速旋轉磨鞋(轉速≥300 RPM),需在動平衡機上進行測試,確保殘余不平衡量≤5g·mm/kg。
- 不平衡易導致工具振動加劇,加速軸承磨損或引發井下事故。
六、功能性模擬試驗
-
- 在模擬井筒環境中(如水泥塊或套管試樣),檢測工具的單位時間磨削量及表面光潔度。
- 對比新工具與返修工具的切削效率,判定是否需更換切削齒。
-
- 對打撈類銑鞋進行落物抓取試驗(如碎屑、小件金屬),評估其打撈成功率和抗沖擊性能。
七、無損檢測(NDT)
-
- 對鐵磁性材料進行全域磁化,檢測表面及近表面裂紋(靈敏度可達0.1mm)。
-
- 采用縱波探頭探查工具內部缺陷(如氣孔、夾渣),定位深度誤差≤±1mm。
八、文件與標識核查
- 核對工具出廠編號、材質報告、熱處理記錄等技術文件。
- 檢查工具本體銘牌信息是否完整,包括規格型號、最大工作扭矩、適用井溫等。
檢測標準參考
- API Spec 7-1:旋轉鉆柱構件規范
- ISO 10424-2:石油天然氣工業井下工具螺紋檢測
- SY/T 5612:修井工具通用技術條件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