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電氣設備檢測指南:本質安全型“i”保護的設備檢測項目
一、結構檢查與文件驗證
-
- 確認設備銘牌包含Ex標志、防爆等級(如Ex ia IIC T4)、認證機構信息及溫度組別。
- 檢查是否具備有效的防爆合格證及第三方認證報告(如ATEX、IECEx)。
-
- 對比設備實際結構與技術圖紙、參數表的一致性,重點核查安全柵、限流電阻等保護元件規格。
- 確認文件中標注的最大允許電壓(??Um?)、電流(??Im?)等參數符合應用場景要求。
二、電氣參數檢測
-
- 開路電壓(???Voc?)與短路電流(???Isc?)測試:使用高精度萬用表或專用防爆測試儀,測量電路在正常及故障狀態下的最大值。
- 能量評估:計算電路在最不利條件下的火花能量(如電容儲能 0.5??20.5CV2、電感儲能 0.5??20.5LI2),確保低于爆炸性氣體最小點燃能量(如氫氣為20μJ)。
- 功率測試:驗證電路功率在允許范圍內(如ia等級需保證任意單一故障下仍安全)。
-
- 安全柵:檢測限壓、限流功能,如齊納二極管擊穿電壓、電阻阻值及功率容限。
- 熔斷器:驗證熔斷特性(時間-電流曲線)是否匹配設計要求。
三、絕緣與隔離性能測試
-
- 使用500V兆歐表測量帶電部件與外殼間的絕緣電阻(要求≥100MΩ)。
- 本質安全電路與非本安電路間的隔離電阻需≥50MΩ。
-
- 非本安電路與外殼間施加2??Un?+1000V(最低1500V)的工頻電壓1分鐘,無擊穿或閃爍。
-
- 測量PCB板或接線端子間的最小距離,確保符合標準(如I類設備≥6mm,II類設備根據電壓等級調整)。
四、溫度試驗
- 表面溫度測試
- 在最高環境溫度(通常40℃)及額定負載下運行設備,紅外熱像儀監測外殼、端子等部位溫度,確保不超過溫度組別限值(如T4組≤135℃)。
- 模擬故障條件(如短路保護元件失效),驗證溫度是否可控。
五、機械與環境適應性測試
-
- 進行粉塵/噴水測試(如IP54:防塵、防濺水),確保外殼完整性。
-
- 模擬運輸及使用環境,確認元器件無脫落、連接無松動。
-
- 在濕度90%、溫度40℃環境中放置48小時,檢測絕緣性能是否下降。
六、故障安全驗證
-
- 模擬元件失效(如電阻開路、電容短路),驗證電路仍滿足本安要求。
- 針對ia等級設備,需通過雙重故障條件下的安全評估。
-
- 測量接地電阻(≤0.1Ω),確保金屬部件可靠接地,防止靜電累積。
七、系統兼容性評估
- 關聯設備匹配性
- 確認本安設備與關聯安全柵的參數匹配(如???Uoc?≤??Ui?,???Isc?≤??Ii?)。
- 檢查電纜參數(分布電容、電感)是否滿足系統整體本安要求。
檢測周期與維護建議
- 初始檢測:設備出廠或投入使用前需全項檢測。
- 定期復檢:建議每12個月進行一次關鍵參數測試(如絕緣電阻、溫度、保護元件性能)。
- 故障后檢測:設備維修或更換元件后,需重新驗證相關電路的本安特性。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