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氮(UN)檢測:解讀腎功能的重要指標
尿素氮(Urea Nitrogen, UN)是評估腎臟功能及蛋白質代謝狀態的關鍵生化指標之一。它是蛋白質代謝的終末產物,主要通過肝臟合成并經腎臟排泄。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尿素氮濃度維持動態平衡,當腎臟功能受損或蛋白質代謝異常時,其水平會發生顯著變化。臨床中,尿素氮檢測常與肌酐(Cr)聯合應用,用于篩查急慢性腎臟病、監測腎功能惡化或恢復情況,并指導營養支持和治療方案的調整。
一、尿素氮檢測的常用方法
目前臨床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檢測方法:
1. 脲酶法:通過脲酶將尿素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再通過比色法測定氨的生成量,具有特異性高、操作簡便的特點;
2. 化學法:利用二乙酰一肟與尿素在強酸條件下顯色反應進行定量分析,適用于自動化檢測系統。
檢測樣本通常為血清或血漿,需空腹采血,24小時尿液檢測可用于評估尿素排泄總量。
二、尿素氮檢測的臨床意義
1. 尿素氮升高常見于:
? 腎功能不全(急性/慢性腎衰竭)
? 高蛋白飲食或消化道出血(蛋白質分解增加)
? 嚴重脫水、休克(腎血流量下降)
? 尿路梗阻(排泄受阻)
2. 尿素氮降低可見于:
? 低蛋白飲食或營養不良
? 嚴重肝功能衰竭(尿素合成減少)
? 過量輸液導致血液稀釋
三、檢測注意事項與結果解讀
參考范圍:成人血清尿素氮正常值一般為2.9-8.2 mmol/L(不同檢測方法或實驗室可能略有差異)。需注意:
? 高蛋白飲食可能使檢測值升高10%-20%
? 劇烈運動、應激狀態可導致一過性增高
? 部分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可能影響檢測結果
臨床解讀時需結合肌酐、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等指標,區分腎前性、腎性及腎后性因素。例如,尿素氮/肌酐比值>20:1提示腎前性氮質血癥可能。
四、尿素氮檢測的臨床應用場景
? 常規體檢篩查慢性腎臟病
? 急性腎功能損傷的早期識別
? 透析治療效果的動態監測
? 創傷、燒傷患者的營養代謝評估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腎功能風險分層
需特別強調的是,尿素氮水平受多種非腎臟因素影響,不能單獨作為診斷依據。臨床應結合患者病史、其他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結果進行綜合判斷。對于異常結果,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復檢和進一步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