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分析儀檢測的臨床意義與常見項目解析
電解質分析儀是臨床檢驗中的重要設備,通過電化學法或離子選擇性電極技術快速測定生物樣本中各種電解質離子濃度。這些指標對維持人體酸堿平衡、神經肌肉功能、體液分布及器官正常運作具有關鍵作用。在急診科、ICU、腎內科及手術監護中,電解質檢測能及時發現高鉀血癥、低鈉血癥等危及生命的異常情況,為精準治療提供依據。現代全自動分析儀可在2-3分鐘內完成檢測,支持血清、血漿、全血及尿液等多種樣本類型,顯著提升了臨床決策效率。
1. 鉀離子(K?)檢測
正常參考范圍:3.5-5.5 mmol/L。鉀離子參與細胞代謝和心臟電生理活動,檢測異常需警惕:
? 高鉀血癥(>5.5 mmol/L):可能引發心跳驟停,常見于腎功能衰竭、酸中毒或藥物副作用
? 低鉀血癥(<3.5 mmol/L):表現為肌無力、心律失常,多見于腹瀉、利尿劑過量或醛固酮增多癥
2. 鈉離子(Na?)檢測
正常參考范圍:135-145 mmol/L。作為主要細胞外陽離子,鈉濃度直接影響血漿滲透壓:
? 高鈉血癥:常由脫水、尿崩癥或過量補鈉引起,表現為口渴、意識模糊
? 低鈉血癥:可見于心衰、肝硬化或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綜合征(SIADH),需區分稀釋性與缺失性
3. 氯離子(Cl?)檢測
正常參考范圍:96-106 mmol/L。與鈉離子共同維持電中性,其變化常伴隨酸堿平衡紊亂:
? 升高:見于脫水、腎小管酸中毒或呼吸性堿中毒代償
? 降低:提示代謝性堿中毒、嘔吐或利尿劑過量
4. 鈣離子(Ca2?)檢測
正常參考范圍:總鈣2.1-2.6 mmol/L,離子鈣1.1-1.3 mmol/L。檢測時需注意白蛋白濃度校正:
? 高鈣血癥:可能由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轉移癌引起,出現多尿、便秘
? 低鈣血癥:見于維生素D缺乏、慢性腎病,典型表現為手足抽搐
5. 鎂離子(Mg2?)檢測
正常參考范圍:0.7-1.1 mmol/L。參與300余種酶促反應,異常時需關注:
? 高鎂血癥:罕見但危險,多因腎衰或過量補鎂導致肌無力、呼吸抑制
? 低鎂血癥:常見于酒精中毒、利尿治療,可誘發尖端扭轉型室速
6. 酸堿平衡相關參數
現代分析儀同步檢測pH值(7.35-7.45)、碳酸氫根(HCO?? 22-28 mmol/L)及陰離子間隙(AG 8-16 mmol/L),用于鑒別代謝性/呼吸性酸堿失衡,指導補液和通氣治療。
電解質檢測需嚴格質控:避免樣本溶血(影響鉀值)、及時分離血清/血漿(防細胞代謝干擾)。臨床應結合病史、體征及其他檢驗綜合判斷,動態監測對危重患者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