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接地電路連續性試驗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保護接地電路連續性試驗指南
核心目的:構筑生命安全防線
保護接地電路是電氣系統安全的基石。其核心作用是為故障電流提供低阻抗回路,促使保護裝置(如斷路器、熔斷器)迅速動作切斷電源,從而防止設備外殼帶電引發致命的觸電事故。連續性試驗正是驗證這條“生命線”是否完整、暢通的關鍵手段。通過定期驗證接地路徑電阻滿足要求,確保在意外發生時,故障電流能順暢流過接地導體,觸發保護裝置及時響應,為人員和設備筑起第一道安全屏障。
試驗流程規范
-
準備與安全確認
- 系統斷電: 強烈優先推薦在進行連續性試驗前,切斷被測設備或相關回路電源。確認設備不帶電是首要安全步驟。
- 明確測試點: 識別需驗證的接地連續性路徑。典型點為:設備保護接地端子 (PE) -> 接地導體 -> 主接地端子 (MET) -> 接地極。
- 清潔連接點: 使用銼刀或砂布徹底清除測試點(如PE端子、接地排)的油漆、銹跡及氧化層,確保金屬表面潔凈接觸。
- 儀器選擇: 選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低電阻歐姆表(毫歐計)。根據預期電阻值及標準要求選擇合適的測試電流(通常為10A或25A直流或交流)。
-
測量操作
- 儀器校準: 測試前及更換量程后,將測試夾短接,按下“歸零”或“相對值”(REL)鍵消除測試線電阻影響。
- 連接測試線: 將儀器電流輸出端子(C1, C2)連接到被測路徑的兩端(如設備PE端與主接地端子)。電壓探測端子(P1, P2)應緊密夾在電流夾內側的被測點上(四線法測量消除線阻影響)。
- 啟動測試: 按下測試鍵,儀器輸出選定電流并穩定讀數。待數值穩定后記錄電阻值。
- 去除接觸電阻: 關鍵步驟! 輕微移動或晃動測試夾,觀察電阻值變化。穩定后的最低值即為真實導體電阻,排除接觸不良干擾。
結果評定與記錄
- 判定依據: 測量值必須嚴格遵循適用標準(如IEC 60364, GB/T 16895)或規范要求。常見要求是接地導體電阻(不含接地極)一般不超過1Ω,特定設備或場景可能有更嚴苛要求(如0.1Ω)。
- 記錄要素:
- 被測設備/回路標識
- 測試點位置(起始點與終止點)
- 測量日期與環境溫度
- 使用儀器型號與校準信息
- 實測電阻值 (單位:Ω 或 mΩ)
- 判定結果(合格/不合格)
- 測試人員簽名
接地連續性測試記錄表示例
| 被測設備/回路 | 測試起點 | 測試終點 | 測試日期 | 環境溫度(℃) | 實測電阻值 (mΩ) | 標準要求 | 結果判定 | 測試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電柜A | PE排 | MET | 2023-10-27 | 25 | 85 | ≤ 100mΩ | 合格 | 張三 |
| 電機M1 | 外殼端子 | PE排 | 2023-10-27 | 25 | 120 | ≤ 100mΩ | 不合格 | 張三 |
| 插座回路1 | 插座PE端 | MET | 2023-10-27 | 25 | 310 | ≤ 1Ω | 合格 | 張三 |
關鍵安全警示
- 斷電優先: 始終遵循斷電測試原則。若必須在設備運行時操作(非常規且有風險),務必由具備資質人員執行,并穿戴全套絕緣防護裝備(CAT等級匹配電壓),嚴格隔離測試點鄰近帶電體。
- 連接可靠: 測試夾接觸不良會引入額外電阻,形成虛假高值。確保裸金屬接觸并檢查連接穩固性。
- 設備適用: 確認儀器量程及測試電流滿足被測路徑要求,避免小電流儀器測試低阻回路導致誤差。
- 路徑識別: 精確辨識接地路徑起止點,避免誤測并聯通路導致結果無效。
- 記錄完整: 清晰準確的測試記錄是追溯與維護的核心依據,務必詳盡填寫并歸檔保存。
通過規范執行接地連續性試驗并嚴格評估結果,可顯著提升電氣系統安全防護等級,有效預防電氣事故,切實保障人員生命及設備資產安全。此項試驗是電氣安裝驗收及定期維護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