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檢測
發布時間:2025-08-04 23:40:01- 點擊數: - 關鍵詞: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太陽能板檢測核心項目詳解
太陽能板(光伏組件)的檢測是確保其性能、安全及使用壽命的關鍵環節。檢測需遵循嚴格的標準流程,核心項目如下:
-
外觀檢查
- 目的: 識別可能影響性能或長期可靠性的物理缺陷。
- 關鍵內容:
- 玻璃: 裂紋、劃痕、氣泡、異物、崩邊。
- 電池片: 裂紋、斷柵、碎裂、顏色不均、異物、焊帶偏移或虛焊。
- 背板: 劃傷、鼓包、分層、褶皺、顏色異常、老化痕跡。
- 邊框: 變形、劃傷、腐蝕、型材拼接縫隙、組角強度。
- 接線盒: 外觀破損、密封膠開裂或溢出、標簽信息(型號、功率等)清晰準確。
- 封裝材料: 脫層、氣泡、異物、黃變程度。
- 整體: 組件表面清潔度、異物殘留。
-
電性能測試(標準測試條件)
- 目的: 在標準光照、溫度和光譜下,精確測量組件的基本輸出特性。
- 關鍵參數:
- 開路電壓: 無負載狀態下的最大輸出電壓。
- 短路電流: 輸出端短路時的最大輸出電流。
- 最大功率點功率: 組件能輸出的最大功率。
- 最大功率點電壓: 輸出最大功率時對應的電壓。
- 最大功率點電流: 輸出最大功率時對應的電流。
- 填充因子: 衡量組件輸出曲線接近理想矩形的程度,反映內部損耗大小。
- 轉換效率: 組件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效率(功率/入射光強/面積)。
- 方法: 使用太陽模擬器在標準測試條件下進行測試。
-
熱成像檢測
- 目的: 識別組件在工作狀態下的異常發熱點。
- 原理: 利用紅外熱像儀捕捉組件通電或光照下的溫度分布。
- 關鍵發現:
- 熱斑: 局部電池片因遮擋、裂紋、低效或反向偏壓等原因異常發熱,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壞甚至火災風險。
- 焊接不良: 虛焊、脫焊導致連接點電阻增大發熱。
- 旁路二極管失效: 二極管過熱表明其可能損壞或安裝不當。
- 電池片缺陷: 微裂紋、碎片等內部缺陷可能引起局部溫升。
-
絕緣耐壓測試
- 目的: 驗證組件的電氣安全性,防止觸電風險。
- 關鍵測試:
- 絕緣電阻測試: 測量組件內部帶電部件(電池串、匯流帶)與邊框/接地框架之間的電阻(通常要求 > 40 MΩ)。
- 耐壓測試: 在帶電部件與邊框/接地框架之間施加遠高于額定電壓的高壓(如數千伏直流或交流),持續一定時間,檢測是否發生擊穿或漏電流超標。
-
EL(電致發光)檢測
- 目的: 非破壞性地檢測電池片內部的微觀缺陷。
- 原理: 給組件通以正向電流,電池片發出紅外光,通過高靈敏度相機成像。
- 關鍵發現:
- 電池片裂紋(包括肉眼不可見的隱裂)。
- 碎片。
- 斷柵、虛焊、脫焊。
- 黑心、黑斑、燒結缺陷。
- 低效片、材料雜質。
-
PID(電勢誘導衰減)測試
- 目的: 評估組件在長期高負電壓(相對于地)工作下的功率衰減風險。
- 方法: 將組件置于高溫高濕環境,同時在輸出端與鋁邊框間施加高負電壓(如 -1000V),持續一段時間(如 96小時)。
- 評估: 測試后測量功率損失率(通常要求衰減 < 5%)。
-
機械載荷測試
- 目的: 驗證組件抵抗風壓、雪壓等靜態機械載荷的能力。
- 方法: 使用均布壓力(正面、背面或正反交替)對組件加載(如 正面5400Pa,背面2400Pa)。
- 評估: 加載后及恢復后,檢查外觀(裂紋、分層、變形)和電性能衰減程度。
-
濕熱循環測試
- 目的: 評估組件在高濕度和溫度循環變化下的耐候性能和封裝可靠性。
- 方法: 在特定溫濕度范圍內(如 -40°C 到 85°C, 85% RH)進行多次循環(如 200次)。
- 評估: 測試后檢查外觀(分層、腐蝕、黃變)、電性能衰減及絕緣性能。
-
光致衰減測試
- 目的: 評估新組件在初始光照使用后的短暫功率衰減現象。
- 方法: 將組件暴露在強光下(或使用光照老化箱)一段時間(通常幾小時到幾天)。
- 評估: 測量光照前后的功率輸出,計算初始光衰幅度。
系統的太陽能板檢測通過以上核心項目,全面評估產品的電氣性能、機械強度、環境適應性及長期可靠性,是保障光伏電站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石。嚴格執行相關測試標準至關重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