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燒磚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免燒磚性能檢測要點解析
免燒磚概述
免燒磚,指不依賴傳統高溫燒結工藝,利用工業廢渣、建筑垃圾、尾礦等材料,通過物理壓制、化學固化等方式成型的建筑砌筑材料。其生產過程節能環保,資源利用率高。為確保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應用,科學、規范的性能檢測至關重要。
一、基本尺寸與外觀質量檢測
- 目的: 保障砌筑精度與建筑美觀。
- 關鍵參數:
- 尺寸偏差: 使用游標卡尺、鋼直尺等工具測量磚的長、寬、高,判定是否符合標準規格要求。
- 平整度: 將磚置于標準平臺上,用塞尺檢測磚面與平臺間的最大間隙。
- 缺棱掉角: 測量磚體棱邊缺損的長度、寬度及深度。
- 裂紋: 觀察并測量磚體表面裂紋的長度及寬度,判斷是否貫穿。
- 判定依據: 需符合國家或行業相關產品標準(如GB/T 21144等)規定的外觀質量等級要求。
二、核心物理力學性能檢測
- 目的: 評估承載能力與結構安全性。
- 核心指標與檢測方法:
- 抗壓強度:
- 方法: 在萬能試驗機上,對磚試件(通常需經規定時間養護后浸水處理)施加連續平穩壓力直至破壞。
- 計算: 記錄最大破壞荷載,除以試件承壓面積,得出單塊抗壓強度值。一組試件的平均值需達到強度等級要求(如MU10、MU15等),且單塊最小值不得低于標準限值。
- 抗折強度:
- 適用性: 對部分特定用途或薄型免燒磚尤為重要。
- 方法: 采用三點或四點彎曲法,在萬能試驗機上對磚試件施加載荷直至斷裂。
- 計算: 根據載荷、跨距、試件尺寸計算抗折強度值。
- 抗壓強度:
三、長期耐久性能檢測
- 目的: 評估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壽命與穩定性。
- 關鍵項目:
- 抗凍融循環性:
- 方法: 將吸水飽和的磚試件放入冷凍設備內,在-15℃至-20℃凍結規定時間(如4小時),再取出放入20±5℃水中融化規定時間(如4小時),組成一個循環。重復進行規定次數(如15次、25次或50次)。
- 評價: 循環結束后,檢查試件外觀損傷(裂紋、剝落等),測試其質量損失率和強度損失率,需滿足標準限值。
- 干燥收縮值:
- 重要性: 反映磚體失水后體積收縮的程度,過大的收縮可能導致墻體開裂。
- 方法: 使用立式收縮儀或臥式收縮儀,測量標準試件在特定溫濕度條件下從飽水狀態干燥至恒重過程中的長度變化。
- 計算: 計算收縮變形量與初始長度的比值,以mm/m表示。
- 碳化系數:
- 適用性: 對含硅鈣質材料的免燒磚(如蒸壓類),評估其抵抗空氣中CO2侵蝕導致強度降低的能力。
- 方法: 將試件置于標準碳化箱(特定CO2濃度、濕度、溫度)中碳化規定天數,測試碳化后強度。
- 計算: 碳化后強度與未碳化標準強度試件的比值。
- 抗凍融循環性:
四、吸水率與飽和系數檢測
- 目的: 反映磚體內部孔隙結構,間接關聯其強度、抗凍性、保溫性等。
- 檢測方法:
- 吸水率: 將磚試件烘干至恒重后稱重,浸水規定時間(通常24小時或至飽和)后取出擦去表面水再次稱重。計算吸水質量占干質量的百分比。
- 飽和系數: 常指浸水24小時吸水量與沸煮5小時吸水量之比。比值越小,表明大開口孔隙越少,抗凍性通常越好。
系統評估與應用指向
免燒磚的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上述各項檢測項目相互關聯,共同決定了磚體的最終性能。例如:
- 尺寸外觀不良直接影響施工效率和墻體美觀。
- 抗壓強度是結構安全的基本保障。
- 高吸水率通常伴隨較低的強度和較差的抗凍性。
- 優異的抗凍性往往要求磚體具備適宜的強度和較低的吸水率(或飽和系數)。
- 過大的干燥收縮是墻體開裂的重要誘因之一。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嚴格依據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結合工程所在地區的氣候環境特點(如嚴寒、濕熱、鹽漬土地區),對免燒磚進行全面、有針對性的檢測評估。檢測結果不僅是判定產品是否合格的關鍵依據,更是指導工程選材、確保建筑結構長期安全穩定的重要基礎數據。合格的免燒磚需在所有關鍵性能指標上均滿足設計與使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