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桶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防撞桶測試:守護道路安全的緩沖屏障
在瞬息萬變的路面上,突如其來的車輛失控是巨大的安全隱患。防撞桶作為設置在關鍵位置(如施工區域盡頭、收費站前、急彎路肩)的被動安全設施,其核心使命是在碰撞發生時,最大限度地吸收沖擊能量、延緩車輛速度、減輕碰撞烈度,為駕乘人員提供寶貴的生存空間,同時減少車輛損壞。有效的防撞桶如同一道無聲的守護者,將瞬間爆發的危險能量悄然化解。 那么,如何確保這些關鍵時刻的生命屏障真正可靠?科學的測試驗證是關鍵所在。
能量吸收的核心機制
- 材料變形耗能: 優質的防撞桶主體通常由高韌性、高彈性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在受到撞擊時,桶體發生可控的壓潰變形,將車輛動能轉化為材料內部摩擦、分子鏈斷裂等形式的能量耗散掉。這是吸收能量的主要方式。
- 桶內填充物作用(若適用): 部分防撞桶內部填充沙、水或專用緩沖材料。填充物在沖擊下流動或變形,進一步消耗能量,并能增加桶體穩定性,防止其被輕易撞飛。
- 導向功能: 桶體應具有一定的導向性,避免車輛在撞擊后劇烈旋轉或側翻,引導其沿著相對安全的軌跡偏離危險區域。
測試依據的核心標準
防撞桶的安全性能并非主觀臆斷,而是需要遵循嚴格的國家或國際標準進行科學測試與評價。主要依據的標準包括:
- 國標 GB/T 28650《道路交通事故現場防護 碰撞試驗方法》: 這是國內對于包括防撞桶在內的多種道路安全防護設施進行碰撞測試的核心標準。它詳細規定了測試車輛類型、質量、碰撞速度、碰撞角度、測量參數以及性能評價指標。
- 歐標 EN 1317: 這是國際上廣為認可的道路約束系統標準,其第2部分(EN 1317-2)和第3部分(EN 1317-3)分別規定了防撞墊(包含防撞桶)的碰撞測試要求和性能級別評價方法。該標準常被作為國際采購或認證的參考。
- 美標 MASH: 美國各州公路與運輸工作者協會的《道路安全硬件評估手冊》是北美地區的權威標準,對防撞桶等安全設施有詳盡的測試規程和驗收準則。
這些標準共同的核心是要求在特定、嚴苛的碰撞條件下,驗證防撞桶是否達到預期的安全防護等級。
衡量安全性能的關鍵指標
在一次標準的碰撞測試中,以下幾個方面的數據是衡量防撞桶性能的核心:
-
乘員風險指標:
- 加速度變化率(ASI): 衡量車輛重心在三維空間內加速度變化的劇烈程度(單位:g/s)。數值越低,說明車輛減速過程越平緩,對乘員造成的沖擊越小。ASI 是評價乘員安全風險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 理論頭部碰撞速度(THIV) & 后腦加速度(PHD): 主要評估車輛碰撞后旋轉運動對未系安全帶乘員頭部碰撞風險的影響(單位:km/h,g)。
- 乘員碰撞速度(OCS): 評估車輛在碰撞過程中最大速度變化量(單位:km/h)。
-
結構完整性指標:
- 車輛行駛軌跡: 碰撞后車輛的駛出角度和軌跡是否受控,是否會危及其他車道或障礙物。
- 防撞桶位移: 桶體在碰撞過程中及碰撞后的最大位移量及最終停放位置(工作寬度 WD)。
- 碎片飛濺: 桶體及其部件(包括填充物)在碰撞中不應產生對測試車輛、周圍環境(模擬其他車輛或行人)構成危險的碎片。
- 緩沖行程(僅限某些類型): 對于液壓或可壓潰式防撞桶,其有效緩沖行程是吸收能量的關鍵參數。
-
防護等級: 基于碰撞速度和小客車代表車型質量(通常為900kg或1100kg),標準規定了不同的防護等級(如國標中的A級、B級;歐標中的V/V1/V2/V3/V4等)。等級越高,意味著能在更高速度、更嚴苛條件下提供有效防護。
模擬實戰的測試方法
防撞桶的真實性能需要在最接近實際事故場景的撞擊中得到檢驗。標準測試流程嚴謹而苛刻:
-
測試準備:
- 樣品安裝: 將待測防撞桶按照制造商推薦的方式,嚴格安裝在符合標準要求的剛性基礎上。
- 車輛準備: 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小客車代表車型(如質量900kg或1100kg)。車輛需加載配重(通常使其總質量達到指定值,如1500kg),并安裝精密的三維加速度傳感器陣列。
- 碰撞設定: 設定所需的碰撞速度(如80 km/h, 100 km/h)和碰撞角度(最常見也為最嚴苛的是20度角碰撞)。
-
碰撞過程:
- 車輛由牽引或自驅動系統加速至設定速度,在預定點精確釋放,自由滑行撞擊防撞桶預設的薄弱點(如兩個桶的連接處或桶體中部)。
- 高速攝像機從多個角度全程記錄碰撞瞬間桶體和車輛的運動狀態、變形情況以及碎片情況。
-
數據采集與分析:
- 車輛上的加速度傳感器實時記錄碰撞過程中的三維加速度變化數據。
- 通過分析加速度數據,計算ASI、THIV、PHD、OCS等關鍵乘員風險指標。
- 分析高速攝像影像,測量車輛駛出角度、軌跡偏移、桶體位移量(WD)以及碎片情況。
- 檢查車輛和防撞桶的最終狀態,評估結構完整性是否符合要求。
-
判定標準: 所有實測數據必須滿足相應標準和防護等級規定的限值要求。若任何一項關鍵指標超標(如ASI超標、碎片過多、車體侵入過多等),則判定該防撞桶未通過該級別的測試。
關鍵的采購與應用建議
- 認證為先: 采購防撞桶時,務必要求供應商提供由國家級或國際認可的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符合GB/T 28650(或EN 1317/MASH)特定防護等級要求的全尺寸碰撞測試報告。查看報告中明確的測試標準、防護等級(如“符合GB/T 28650 A級防護”)以及詳細的測試數據結果是否達標。
- 按需選等級: 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預估的最高可能車速(如高速公路施工區末端選用100km/h防護等級,城市道路選用80km/h等級)選擇合適的防護等級。等級越高,防護能力越強,成本通常也越高。
- 安裝是關鍵: 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和制造商要求進行安裝,確保基礎穩固、連接可靠、位置精確。錯誤的安裝會極大削弱防護效果。
- 定期檢查維護: 防撞桶暴露在戶外,易受紫外線、溫度變化、氣候侵蝕及意外撞擊影響。需定期檢查桶體是否有開裂、老化、變形、填充物泄露、標識褪色等情況。一旦發現損壞或性能下降,應及時維修或更換。保持桶體清潔和反光標識清晰可見至關重要。
- 組合使用: 在風險極高的區域,防撞桶可與其他防護設施(如防撞墊、護欄端頭)配合使用,形成更完善的防護體系。
結語
防撞桶絕非簡單的塑料容器,它是凝結了材料科學、力學分析和嚴謹測試驗證的道路安全衛士。每一次碰撞測試的嚴格把關,都意味著在真實的危機時刻多一分守護生命的希望。 相關部門和用戶在選用、設置和維護防撞桶時,必須高度重視其防護等級是否經過權威碰撞測試認證、安裝是否規范、狀態是否良好。唯有如此,這些看似普通的“塑料桶”,才能在千鈞一發之際,真正擔負起吸收沖擊、挽救生命的重任,成為守護道路使用者安全的堅實屏障。忽視認證與維護的防撞桶,無異于在危險地帶放置了無用的裝飾品;精挑細選且妥善管理的它們,則是事故面前最無聲而有力的生命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