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潰瘍綜合征病原核酸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流行性潰瘍綜合征病原核酸檢測概述
流行性潰瘍綜合征(EUS),是一種由潰瘍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ulcerans*)引起的嚴重皮膚及皮下組織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流行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淡水環境附近。該病特征為大面積皮膚潰瘍,可導致永久性殘疾,早期診斷和干預至關重要。傳統的診斷方法(如涂片鏡檢、培養)存在耗時長、靈敏度低或操作復雜的局限性。病原核酸檢測技術,特別是針對*Mycobacterium ulcerans*特異性DNA序列(如插入序列IS2404、IS2606和酮還原酶基因KR)的檢測,因其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和快速出結果的優勢,已成為確診EUS的“金標準”和核心手段。它能夠在疾病早期,甚至在培養陰性或涂片陰性時檢出病原體,對于指導臨床治療、監測疫情和評估療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檢測項目
流行性潰瘍綜合征病原核酸檢測的核心項目是檢測臨床樣本(主要為潰瘍邊緣的深部組織活檢樣本、抽吸物或拭子)中是否含有潰瘍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ulcerans*)的特異性DNA片段。主要靶標基因包括:
1. 插入序列IS2404: 這是潰瘍分枝桿菌最特異的標志物,在單個菌體中存在高拷貝數(約200個拷貝),檢測靈敏度極高,是首選的靶標。
2. 插入序列IS2606: 同樣是潰瘍分枝桿菌高度特異的標志物,常與IS2404聯合檢測,通過多重PCR可進一步提高檢測的可靠性。
3. 酮還原酶基因(KR / mup038): 該基因參與毒素(分枝桿菌內酯)的生物合成,也是特異性靶標之一。
檢測結果通常報告為靶標基因(如IS2404)的核酸“檢測到”或“未檢測到”。定量PCR還可提供病原體載量的信息。
檢測儀器
進行流行性潰瘍綜合征病原核酸檢測需要一系列精密的實驗室儀器:
1. 核酸提取設備: * 離心機: 用于樣本預處理和分離。 * 渦旋混合器/振蕩器: 充分混勻樣本和裂解液。 * 恒溫水浴鍋/金屬浴/干式恒溫器: 用于樣本裂解和孵育。 * 核酸提取儀(可選): 自動化完成核酸提取純化步驟,提高效率和一致性(如基于磁珠法或柱提法的自動化平臺)。
2. 核酸擴增與檢測設備: *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儀/實時熒光定量PCR儀: 這是核心設備。用于對靶標DNA進行特異性擴增。實時熒光定量PCR儀能同時進行擴增和實時監測熒光信號,實現快速、定量檢測,是目前主流選擇。 * 電泳系統(若使用常規PCR): 凝膠成像系統用于對PCR擴增產物進行電泳分離和結果判讀(已逐漸被實時熒光定量PCR取代)。
3. 輔助設備: * 超凈工作臺/生物安全柜: 提供無菌環境進行樣本處理和試劑配制,防止污染和保障操作者安全。 * 微量移液器及配套吸頭: 精確移取液體。 * 冰箱/超低溫冰箱: 儲存試劑、引物探針和核酸樣本。 * 超純水系統: 提供無核酸酶、無污染的水。 * 數據分析電腦及軟件: 用于運行儀器控制軟件和分析檢測數據(尤其是實時熒光定量PCR的結果分析)。
檢測方法
流行性潰瘍綜合征病原核酸檢測主要采用基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技術:
1. 常規(終點)PCR: * 步驟: 核酸提取 -> PCR擴增(變性、退火、延伸循環) -> PCR產物凝膠電泳 -> 紫外燈下觀察特異性條帶。 * 優缺點: 操作相對簡單,成本較低;但無法定量,易受污染導致假陽性,靈敏度通常低于實時熒光定量PCR,且需要開蓋進行電泳,增加污染風險。
2. 實時熒光定量PCR (qPCR): * 原理: 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如SYBR Green染料或特異性熒光探針如TaqMan探針),實時監測每個擴增循環中熒光信號的變化。熒光信號強度與擴增產物的量成正比,從而實現定量檢測(Ct值 - 達到設定熒光閾值所需的循環數)。 * 步驟: 核酸提取 -> 配制qPCR反應體系 -> 在qPCR儀上進行擴增并實時檢測熒光 -> 儀器軟件自動分析結果(根據擴增曲線和Ct值判讀)。 * 優缺點: * 優點: 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尤其使用探針法)、閉管操作減少污染風險、快速(通常1.5-2小時出結果)、可實現定量、結果判讀客觀(軟件分析)。 * 缺點: 儀器和試劑成本相對較高。 * 常用類型: * 探針法(如TaqMan): 特異性最好,常用于多重檢測(同時檢測IS2404和IS2606)。 * 染料法(如SYBR Green): 成本較低,但需通過熔解曲線分析確認產物特異性。
核心步驟注意事項: * 樣本采集與處理: 正確采集深部組織樣本至關重要。避免使用消毒劑(如碘酒),因其可能降解DNA。樣本需妥善保存和運輸(通常冷藏或冷凍)。 * 核酸提取: 選擇高效的提取試劑盒,確保充分裂解分枝桿菌堅韌的細胞壁并去除PCR抑制劑(如組織降解產物、血色素)。 * 防污染措施: 嚴格分區操作(試劑準備區、樣本處理區、擴增及產物分析區)、使用帶濾芯吸頭、定期清潔工作臺、使用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監控實驗過程。
檢測標準
為確保流行性潰瘍綜合征病原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需遵循嚴格的標準和規范:
1. 國際標準與指南: *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關于潰瘍分枝桿菌病(布魯里潰瘍)的實驗室診斷指南,推薦PCR(特別是針對IS2404的實時熒光定量PCR)作為確診方法。 * 相關國際專業組織(如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發布的分子診斷通用指南和質量控制要求。
2. 國家/行業標準: * 各國衛生部門或標準化組織制定的傳染病病原體核酸檢測技術規范。例如,中國可能有相關的衛生行業標準(WS)或國家標準(GB)對分子生物學檢測的實驗室管理、方法性能驗證、質量控制等做出規定。 * 針對特定病原體的檢測標準操作程序(SOP)。
3. 方法學性能驗證標準: 實驗室在引入或建立檢測方法時,必須進行嚴格的性能驗證,包括: * 靈敏度: 確定最低檢測限(LoD),即能穩定檢出靶標的最低病原體數量或濃度。 * 特異性: 評估方法對目標病原體的識別能力,以及與近緣菌種(如其他分枝桿菌)或人體正常菌群/樣本基質的交叉反應情況。 * 精密度: 評估方法的重復性和重現性。 * 準確性: 通過與參考方法(如培養)或其他公認可靠方法的比較進行驗證。
4. 實驗室質量控制標準: 每次檢測運行必須包含:
* 陰性對照: 不含靶標核酸的樣本(如無菌水或已知陰性樣本),用于監測污染。結果應為陰性。
* 陽性對照: 含有已知量靶標核酸的樣本,用于確認檢測體系有效運行。結果應為陽性。
* 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