銻、砷、鋇、鈹、鉍、硼、鎘、鈣、鈰、鉻、銅、鎵、鐵、鉛、鋰、鎂、錳、鎳、磷、鈧、硅、鈉、鍶、錫、鈦、釩、鋅、鋯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多元素檢測在環境與工業領域的重要性
隨著工業化進程加速和環境監管要求提高,銻、砷、鋇、鈹等28種元素的檢測已成為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礦產開發及工業產品質量控制的核心工作。這些元素中既包含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如鉛、鎘、砷),也有工業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鋅、銅、鎳),其含量監控直接關系到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產過程的合規性。尤其在土壤污染調查、廢水排放監測、金屬材料成分分析等領域,建立精準的多元素同步檢測體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核心檢測項目分類
本次檢測涵蓋四大類元素:
1. 重金屬污染物:銻(Sb)、砷(As)、鎘(Cd)、鉻(Cr)、鉛(Pb)等
2. 輕金屬元素:鈉(Na)、鎂(Mg)、鈣(Ca)、鋰(Li)等
3. 稀土及稀有金屬:鈰(Ce)、鈧(Sc)、鎵(Ga)、鋯(Zr)等
4. 工業過程元素:硼(B)、磷(P)、硅(Si)、鈦(Ti)等
具體檢測指標包括總量測定、形態分析(如砷的價態區分)及遷移性評估。
主要檢測儀器配置
現代多元素檢測通常采用聯用技術: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檢測限達ppt級,適用于痕量元素分析
- 原子吸收光譜儀(AAS):配置石墨爐/火焰系統,滿足不同濃度需求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適合高濃度元素快速篩查
- 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用于固體樣品無損檢測
- 離子色譜儀(IC):配合氫化物發生器檢測特定元素形態
標準化檢測方法體系
依據樣品基質差異采用不同前處理方法:
- 水質樣品:參照EPA 200.8采用硝酸酸化保存
- 土壤/沉積物:按照HJ 781-2016進行微波消解
- 生物樣品:依照GB 5009.268執行濕法消解
檢測過程嚴格遵循:
1. 質量保證/質量控制(QA/QC)程序,包括空白試驗和加標回收
2. 標準曲線法(0.1-1000 μg/L線性范圍)
3. 內標法校正基體效應(釔/Y作為通用內標)
國內外適用檢測標準
主要執行標準包括:
- 中國標準:GB 5749、GB 3838、HJ 700系列、GB/T 20975金屬分析標準
- 國際標準:ISO 11885(水質多元素檢測)、ASTM D1976(ICP-MS法)
- 行業規范:EPA 6020B(ICP-MS)、EPA 7010(石墨爐AAS)
特殊領域還需滿足:
- 食品安全:GB 2762食品污染物限量
- 電子產品:RoHS指令重金屬限制要求
- 礦產勘探:DZ/T 0130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