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度比值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吸光度比值檢測概述
吸光度比值檢測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化學分析、生物醫藥、環境監測及食品工業等領域的光譜分析技術。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測量樣品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差異,計算不同波長處的吸光度比值,進而評估樣品的純度、濃度或特定成分含量。該方法具有靈敏度高、操作簡便、成本較低的特點,尤其適用于需要快速篩查或質量控制的場景。例如,在核酸定量分析中,通過260nm/280nm吸光度比值可初步判斷DNA或RNA的純度;在藥物質量評價中,吸光度比值則用于檢測雜質或降解產物。
檢測項目
吸光度比值檢測的主要項目包括:
1. 生化樣品純度分析(如蛋白質、核酸的A260/A280比值)
2. 藥物活性成分與輔料的比例測定
3. 環境污染物的特征吸收峰比值檢測(如水中硝酸鹽的A220/A275比值)
4. 食品中添加劑或有害物質的快速篩查
5. 工業原料的批次一致性評估
檢測儀器
常用的檢測儀器包括: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配備雙波長檢測功能,支持自動比值計算
- 微孔板讀板器:適用于高通量樣本的快速檢測
- 便攜式光譜儀:用于現場快速檢測
主要品牌如Thermo Scientific NanoDrop、Agilent Cary系列等設備均支持吸光度比值分析功能。
檢測方法
標準檢測流程包含以下步驟:
1. 樣品前處理(稀釋、過濾等)
2. 設置空白對照進行基線校正
3. 選擇特征吸收波長組合(如A260/A280)
4. 平行測定樣品吸光度值
5. 計算比值并評估結果偏差
需特別注意溫度控制(20-25℃)、比色皿清潔度及儀器預熱等關鍵操作環節。
檢測標準
常見檢測標準包括:
- ISO 5725: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驗證標準
- USP <857>:紫外-可見光譜法通則
- GB/T 9721-2006:化學試劑分光光度法通則
- ChP 2020通則04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具體應用中需根據樣品類型選擇對應的行業標準,如生物制品需參照《中國藥典》生物制品分冊相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