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總砷)檢測:關鍵檢測項目解析
一、總砷檢測的核心方法
1. 原子熒光光譜法(AFS)
- 原理:樣品經酸消解后,砷被還原為氫化物(AsH?),在原子熒光光譜儀中激發(fā)產生特征熒光信號,通過強度定量。
- 特點:靈敏度高(檢出限0.1 μg/L)、成本低,適用于水、食品等低濃度樣本。
- 適用標準:GB 5009.11-2024(食品)、HJ 694-2014(水質)。
2.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原理:樣品經霧化進入等離子體,砷原子電離后通過質譜分離檢測。
- 特點:超低檢出限(0.01 μg/L)、多元素同步分析,適合高精度科研及復雜基質(如土壤、生物組織)。
- 局限:儀器昂貴,需專業(yè)操作。
3.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
- 氫化物發(fā)生-原子吸收法(HG-AAS):通過氫化物發(fā)生系統(tǒng)提高靈敏度,適用于水質和食品檢測。
- 石墨爐原子吸收法(GF-AAS):直接檢測痕量砷,但前處理復雜。
4. 快速比色法
- 原理:砷與顯色劑(如銀鹽、鉬藍)反應生成有色化合物,通過比色卡或便攜式儀器定量。
- 應用:現場快速篩查(如地下水、稻米),但精度較低,需實驗室驗證。
二、檢測樣本類型及前處理要點
1. 水質樣品
- 采集:避免使用金屬容器,需酸化(硝酸pH<2)保存。
- 前處理:直接檢測或經消解去除有機物干擾。
2. 食品及農產品
- 代表性樣本:稻米、海產品、藻類等易富集砷的食品需重點關注。
- 消解方法:濕法消解(硝酸+過氧化氫)或微波消解,徹底分解有機質。
3. 土壤及沉積物
- 研磨過篩:樣本需粉碎至100目以下,確保均一性。
- 消解流程:強酸(鹽酸+硝酸)加熱提取,去除硅酸鹽基質干擾。
4. 生物樣本
- 血液/尿液:反映近期砷暴露水平,需低溫保存,防止溶血或腐敗。
- 毛發(fā)/指甲:指示長期累積暴露,需洗滌去除表面污染。
三、關鍵限值標準及健康風險
樣本類型 | 國際/中國標準 | 限值(mg/kg或μg/L) | 依據 |
---|---|---|---|
飲用水 | WHO/GB 5749-2022 | ≤10 μg/L | 預防慢性中毒 |
大米 | 中國GB 2762-2022 | ≤0.2 mg/kg(無機砷) | 控制主食污染 |
土壤 | 中國GB 15618-2018 | 20-40 mg/kg(農用地) | 依據土壤pH分級 |
工業(yè)廢水排放 | GB 8978-1996 | ≤0.5 mg/L | 控制環(huán)境污染 |
- 急性中毒:>50 mg/kg可致嘔吐、腹瀉,甚至死亡。
- 慢性暴露:長期攝入>10 μg/L的飲用水,顯著增加皮膚癌、膀胱癌風險。
四、檢測項目的實際應用場景
1. 飲用水安全監(jiān)測
- 重點區(qū)域:高砷地下水地區(qū)(如孟加拉國、中國內蒙古)。
- 技術選擇:AFS或ICP-MS用于實驗室檢測,比色法用于現場初篩。
2. 食品安全控制
- 高風險食品:海帶、貝類(富集有機砷)、稻米(富集無機砷)。
- 監(jiān)管措施:企業(yè)自檢結合第三方抽查,確保符合GB 2762標準。
3. 環(huán)境污染評估
- 工業(yè)源追蹤:礦區(qū)、冶煉廠周邊土壤和沉積物的砷分布分析。
- 修復效果驗證:對比治理前后土壤砷含量變化。
4. 職業(yè)健康檢查
- 暴露人群:電子、冶金、農藥行業(yè)從業(yè)人員。
- 生物監(jiān)測:定期檢測尿砷濃度,評估防護措施有效性。
五、未來趨勢與技術挑戰(zhàn)
- 形態(tài)分析需求增加:區(qū)分無機砷(劇毒)與有機砷(低毒),推動HPLC-ICP-MS聯(lián)用技術發(fā)展。
- 便攜式設備革新:納米傳感器、微流控芯片技術提升現場檢測效率。
- 大數據與AI應用:整合區(qū)域砷污染數據,預測暴露風險并指導政策制定。
結語
上一篇:碎米率(總量、小碎米)檢測下一篇:家具用金屬件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70
227
202
211
210
213
225
218
228
229
213
213
218
216
210
204
221
207
220
214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