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次硫酸氫鈉(吊白塊)檢測:方法、標準與應用
引言
一、檢測必要性
- 急性毒性:攝入過量引發胃腸道損傷、肝腎功能異常。
- 慢性致癌風險:甲醛可誘發鼻咽癌、白血病。
- 隱蔽性強:分解產物易被誤檢為天然成分,需直接檢測其殘留。
二、核心檢測項目與方法
1. 分光光度法
- 原理:吊白塊在酸性條件下分解生成甲醛,與乙酰丙酮反應生成黃色化合物,通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度(檢測波長414 nm)。
- 步驟:
- 樣品酸化蒸餾,收集餾出液。
- 加入乙酰丙酮試劑,沸水浴顯色。
- 比色測定并對照標準曲線定量。
- 特點:成本低、操作簡便,適用于實驗室批量檢測;靈敏度較低(檢測限約1 mg/kg)。
2.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 原理:利用色譜柱分離吊白塊及其衍生物,通過紫外檢測器(波長265 nm)定量。
- 步驟:
- 樣品經水提取、離心后過濾。
- 色譜條件:C18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磷酸鹽緩沖液(梯度洗脫)。
- 特點:靈敏度高(檢測限可達0.1 mg/kg),抗干擾能力強,但設備昂貴,需專業人員操作。
3. 離子色譜-電化學法
- 原理:吊白塊分解產生的亞硫酸根離子(SO?²?)在電化學檢測器中氧化,產生電流信號定量。
- 步驟:
- 樣品酸化后超聲提取。
- 離子色譜分離,脈沖安培檢測。
- 特點:專一性強,適用于復雜基質(如調味品);需專用儀器,前處理嚴格。
4. 快速檢測試劑盒
- 原理:基于吊白塊與顯色劑的特異性反應,通過比色卡半定量(如紫色顯色表示陽性)。
- 步驟:粉碎樣品后與試劑反應,5分鐘內觀察顏色變化。
- 特點:適合現場篩查(如市場監管),靈敏度約5 mg/kg;需實驗室方法確認陽性結果。
三、樣品前處理要點
- 面粉/米粉:水溶液振蕩提取,離心去除淀粉。
- 豆制品:酸化后蒸餾,避免蛋白質干擾。
- 液體樣品(如醬油):直接過濾或稀釋后進樣。
四、注意事項
- 標準品選擇:需使用高純度吊白塊標準品,避免分解產物干擾。
- 空白對照:實驗全程設置空白,排除試劑污染。
- 交叉驗證:陽性樣品需至少兩種方法確認(如試劑盒初篩+HPLC復核)。
- 法規依據:參照《GB/T 21126-2007 小麥粉中甲醛次硫酸氫鈉的測定》等國家標準。
五、應用實例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59
218
193
204
200
205
213
203
209
219
206
201
205
205
199
197
211
201
210
20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