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純化與檢測項目全流程解析
一、提取與純化流程概述
-
- 目標物富集:通過過濾、離心或溶劑萃取去除雜質,提高目標物濃度。
- 破碎與溶解:針對細胞或組織樣本,采用機械破碎、酶解或化學溶解法釋放目標物。
-
- 沉淀法:利用鹽析、有機溶劑沉淀分離目標物。
- 色譜法:采用離子交換、親和層析初步分離目標成分。
-
- 高效液相色譜(HPLC):通過梯度洗脫優化分離效果。
- 超濾與透析:去除小分子雜質,濃縮目標物。
二、檢測項目核心內容
1. 物理性質檢測
- pH值與電導率:評估溶液體系的穩定性。
- 溶解度與穩定性:測試目標物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特性及儲存條件。
- 粒度分布(針對顆粒狀物質):激光粒度儀測定粒徑均勻性。
2. 化學組成檢測
- 純度分析
- HPLC/GC法:通過峰面積計算目標物純度(通常要求≥95%)。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利用特征吸收峰定量分析。
- 雜質檢測
- 重金屬殘留(如鉛、砷、汞):原子吸收光譜(AAS)或ICP-MS測定。
- 有機溶劑殘留:頂空氣相色譜(HS-GC)檢測甲醇、乙酸乙酯等殘留量。
3. 生物活性檢測(適用于蛋白質、酶等)
- 酶活力測定:通過底物轉化率計算比活性(U/mg)。
- 免疫學檢測:ELISA法測定抗原/抗體結合效價。
- 細胞活性實驗:MTT法評估目標物對細胞增殖的影響。
4. 微生物學檢測
- 菌落總數:平板計數法評估微生物污染水平。
- 內毒素檢測:鱟試劑法(LAL)測定細菌內毒素含量。
- 致病菌篩查:PCR或熒光標記法檢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
5. 結構確證分析
- 質譜(MS):分子量測定及碎片分析,驗證分子結構。
- 核磁共振(NMR):氫譜(¹H-NMR)、碳譜(¹³C-NMR)解析官能團及立體結構。
- X射線衍射(XRD):晶體結構分析(適用于固體樣品)。
三、檢測方法驗證要點
- 專屬性:證明方法能區分目標物與雜質。
- 線性與范圍:校準曲線R²≥0.99,覆蓋預期濃度范圍。
- 精密度:重復性(RSD≤2%)和中間精密度(RSD≤5%)。
- 準確度:加標回收率控制在95%-105%。
- 檢測限(LOD)與定量限(LOQ):依據信噪比(S/N≥3/10)確定。
四、質量控制關鍵環節
- 標準物質對照:使用國家/國際標準品進行校準。
- 平行實驗:每批次樣本至少設置3次重復檢測。
- 環境控制:溫濕度、潔凈度(如無菌操作需在百級超凈臺進行)。
五、案例應用
- 提取:乙醇回流提取黃酮類化合物。
- 純化:大孔樹脂柱層析去除多糖、色素。
- 檢測項目:
- HPLC法測定槲皮素含量(純度≥90%);
- 重金屬總量(≤10ppm);
- 微生物限度(需符合《中國藥典》規定)。
六、總結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2
220
199
207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7
207
211
208
200
198
213
202
211
20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