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外光譜透射比檢測原理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應用
1. 材料成分分析
- 檢測目標:確定樣品中特定官能團或化合物的存在。
- 典型應用:
- 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劑(如增塑劑、抗氧化劑)的鑒定。
- 藥物原料中活性成分的快速篩查(如阿司匹林中酯基的識別)。
- 環境樣品中污染物(如微塑料、有機溶劑殘留)的檢測。
2. 純度檢測
- 檢測目標:評估樣品的純度或雜質含量。
- 方法:通過對比標準物質的特征吸收峰,檢測雜質峰的出現或主峰強度偏差。
- 案例:
- 藥品中未反應原料的檢測(如合成藥物中的中間體殘留)。
- 工業化學品中水分含量的測定(O-H伸縮振動峰強度分析)。
3. 結構表征
- 檢測目標:解析分子結構中的特定鍵或官能團排列。
- 應用場景:
- 聚合物鏈結構的判定(如PE與PP的紅外光譜差異)。
- 晶體材料中氫鍵或配位結構的分析(如纖維素中的O-H伸縮振動)。
4. 動態過程監測
- 檢測目標:實時追蹤化學反應或物理變化的進程。
- 技術實現:采用時間分辨紅外光譜(Time-Resolved FTIR)。
- 案例:
- 高分子材料固化過程中交聯度的變化監測。
- 光催化反應中反應中間體的實時觀測。
5. 定量分析
- 檢測目標:通過透射比與濃度的線性關系(朗伯-比爾定律)進行定量。
- 關鍵點:需選擇特征吸收峰并建立標準曲線。
- 應用:
- 溶液中特定離子(如CO?²?)的濃度測定。
- 潤滑油中氧化產物的含量分析。
三、檢測流程與技術要點
-
- 固體樣品:常用KBr壓片法或ATR(衰減全反射)技術。
- 液體樣品:置于鹽片(如NaCl或CaF?)之間形成液膜。
- 氣體樣品:使用長光程氣體池。
- 注意事項:避免樣品吸濕或污染,確保厚度均一。
-
- 使用背景光譜(如空白KBr片)消除環境干擾。
- 定期校驗波數精度(常用聚苯乙烯薄膜標準)。
-
- 掃描范圍通常覆蓋4000–400 cm?¹。
- 軟件分析特征峰位置、強度及峰形(如分峰擬合用于重疊峰解析)。
四、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
- 儀器性能:分辨率、信噪比及光源穩定性。
- 樣品狀態:厚度、均勻性及是否發生散射(固體粉末需研磨至微米級)。
- 環境干擾:CO?和H?O的干擾需通過干燥或氮氣吹掃消除。
五、典型應用領域
- 制藥行業:原料藥純度檢測、制劑輔料相容性分析。
- 化工生產:聚合物合成監控、催化劑表面官能團表征。
- 材料科學:涂層成分分析、納米材料表面修飾效果評估。
- 食品檢測:油脂氧化程度測定、摻假物質(如地溝油)快速篩查。
- 環境監測:大氣中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六、技術挑戰與未來展望
-
- 復雜混合物中微弱信號的分離(如生物樣品中的蛋白質與脂質共存)。
- 超低濃度檢測(需結合表面增強紅外技術)。
-
- 聯用技術(如紅外-色譜聯用)提升多維分析能力。
- 人工智能算法用于光譜解析與數據庫匹配(如卷積神經網絡峰識別)。
七、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2
220
195
206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6
203
207
207
200
197
213
201
211
20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